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上任後,雖然終結過去1年多來黨中央與立院黨團齟齰不斷的狀況,不過,在這次臨時會期間,立院黨團內部持續上演鷹、鴿派拉扯戲碼,在前瞻計畫第一期預算案的攻防中,不僅戰略目標不明,領導幹部間甚至出現「三頭馬車」,內部矛盾的彼此牽制、掣肘,造成戰力難以極大化,也讓內部成員頗有微詞。
據了解,這次黨團對前瞻計畫預算的最終戰略目標是「拖過臨時會」,因此祭出上萬提案與主決議案,但卻被綠營以人數多數與掌握會議主席主導議事的優勢下,逐一破解國民黨的「上萬提案海戰術」。
萬案縮成1200案 又變敗部復活
在此情況下,參與朝野協商的黨團書記長林為洲,在幾位鷹派意見領袖同意下,同意將上萬提案願縮至1200案,戰略目標也轉為刪減330億元,達到實質監督的效果。只不過,才經過一個晚餐的時間,此決議馬上又被鷹派翻案,認為「退一案就是認輸」,因此,「上萬提案海」敗部復活,立院表決大戰一觸即發。
事實上,國民黨提出的實質審查刪減330億元,或是分階段審查,從頭到尾就都不被府院高層所接受,府院黨高層認為,審查前瞻條例時已經砍了500億元,自然沒有再砍330億元的道理。
在「上萬提案海」敗部復活之下,確定臨時會的最後3天進入表決大戰後,國民黨團內部會議多次研商,反讓內部矛盾湧現。林為洲認為,如果拖不過臨時會,在審查過程中要盡可能凸顯綠營的荒謬,並擬在三讀前,創造最後一波「武鬥」高峰,但黨內意見始終不一,被鷹派認為是「失敗主義」,怎麼可以還沒上場前就設定這是會輸的戰局。
費鴻泰「噹」林德福:「議場表決時,總召怎麼不在?」
原本同屬鷹派的林德福與賴士葆、費鴻泰等資深立委,彼此關係也產生一些微妙變化。黨團副書記長曾銘宗因不滿藍委出席率不佳,據轉述,鷹派的費鴻泰在幹部會議上也「噹」林德福說:「議場表決時,總召怎麼不在?」頓時讓氣氛有點尷尬。
至於李彥秀等青壯派立委,則是背負著「拖過臨時會」的使命,在資深立委王金平的議事攻防戰術協助下,不斷祭出議事拖延手段。看似分進合擊的背後,其實是各闢戰場,演變成場內外「2個黨團」。
即便在前瞻計畫預算通過的14小時前,立院黨團舉行黨團大會,討論最後的攻防策略,黨團內部仍呈現一團亂,有人主攻、有人主和,有人主張激烈抗爭到最後、有人主張回去經營選區,內部意見紛陳,最後議而不決,同意授權林為洲來決定攻勢發動。
林為洲張力不足 李彥秀攻防無力
黨內人士指出,總召林德福雖扮演黨團與黨中央的溝通角色,但這次卻未見黨部在外部奧援,這是讓不少立委覺得難以繼續杯葛的原因之一;而書記長林為洲,主要發動武鬥衝突,但預算三讀的最後一刻,張力明顯不足,且平時太「突擊式」的衝突指令,常讓人反應不過來;至於首席副書記長李彥秀,雖肩負議事規則攻防策略,但未料遭民進黨全數否決,也無力回天。
不少黨籍立委對於前瞻一役的態度,也從起初的認為有杯葛正當性,轉為消極、欲棄守。有立委就私下表示,第3次臨時會適逢世大運、中元普渡時節,民眾焦點早已不在立法院,儘管所有在野黨都對前瞻有疑義,但社會關注度退燒,不如回去經營選區。
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黨內有人建議,應邀王金平在三讀會前,到議場內發表議事規則宣言,與立法院長蘇嘉全進行面對面辯論,預料能形成很大迴響。此一想法,出自於黨籍立委江啟臣,江在和林為洲提議後,獲得多數人認同,親王派立委黃昭順、廖國棟等人,更親自向王金平表達懇託,不過,王最後在考量不造成朝野衝突之下,選擇隔日一早才召開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