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多位學者21日表示,儘管美中在不少領域存在分歧和競爭,但兩國在經濟等領域的相互依賴、應對全球挑戰上的深度綁定,以及對新時期美中合作的戰略重要性的認知,都決定了兩國可望打破「大國兵戎相見」的歷史魔咒,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21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的第三屆世界和平論壇發表視頻講話,指出美中兩國都是洲級規模的國家,擁有光榮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也都擁有扮演特殊國際角色的信念。兩國人民的成就、活力和視野使得兩國彼此的接觸日益密切。當今世界很多重大問題,如環境、能源、網路等,都要兩國合作解決。
季辛吉說:「大國互動的歷史警示我們,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的互動有可能陷入對抗。在當今,這種對抗將使國際體系出現極化,阻礙關鍵性問題的進展,這種對抗引發的衝突不會有真正的贏家,還會促使其他國家惡意利用中美之間的競爭。」
季辛吉說,習近平主席和歐巴馬總統已意識到這些危險,習近平並提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兩國元首都承諾致力於構建這種新型關係,使雙方更加關注共同利益,在分歧出現時,更加坦率地交流和討論。同時雙方更有責任通過政治、經濟、文化等管道開展合作與競爭,如果成功,將對21世紀的和平做出巨大貢獻。
「為什麼美中可以打破歷史的魔咒?」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哈德利(Stephen Hadley)說,首先,引發過去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對抗的一些因素,並不存在於美中之間。比如,美中沒有領土爭端,也沒有爭奪殖民地的衝突。美國通過大量的貿易和投資促進中國的發展,幫助中國登上世界舞臺,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穩定的亞洲地緣環境做貢獻。中國已融入全球外交、金融和經濟體系,這將有助於中國的持續繁榮。
其次,美中之間存在一些因素,是既往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關係中鮮見的。如兩國在經濟、金融和經貿領域相互聯繫度和依存度很高。中美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這使得兩國出現問題時,無需訴諸對抗和軍事力量,而是借助這些管道溝通解決。第三,面對不完善的全球金融體系、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廣泛肆虐的傳染病、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等世界性挑戰,美中都無法獨善其身,必須攜手解決。
歷史的魔咒始於兩千多年前。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為爭奪霸權,古希臘的兩個城邦同盟──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和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爆發了一場大規模衝突──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戰爭之所以不可避免,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原因在於雅典實力成長,使斯巴達產生恐懼。這就是「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即一個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將以武力回應這種威脅。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認為,今日的中美關係與斯巴達和雅典的關係不同。今天的中美關係處於新的歷史時期。中方提出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概念,為的是擺脫大國兵戎相見的歷史魔咒。要將這樣的希望變成現實,其核心在於增進互信,消除你輸我贏、你失我得的零和心理。其路徑就是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包容互鑑的精神,將對方的發展視為機遇而不是威脅。還要建設性地管控隨時可能出現的多種分歧。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認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並不意味兩國的分歧一定會減少,有些時候一些問題還可能增加。儘管中美存在分歧,但雙方始終有一種基本認知,即中美對於兩國在國際社會利益的深度綁定和相互依賴關係,對兩國共同協作應對安全挑戰的緊迫性,以及對新時期中美合作的戰略重要性有更多相似的判斷。只要減少戰略意圖的誤判,就能消弭中美衝突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