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為了妥善保存煤礦業的發展點滴,猴硐煤礦博物館園區以及新平溪煤礦博物館園區,都盡心竭力地保存採礦生態風貌以及歷史文物,也引發日本相關人士的重視,甚至締結博物館的友好協議。猶記得乘坐著造型獨特且只有一扇窗戶的「獨眼小僧」電車,迎著晚風徐行在軌道上,身旁螢火蟲環繞忽明忽暗,令人期待軌道沒有盡頭,景緻不會結束。這樣的歷史現場再造,在無形中幫我們找回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與美好,原來,文化在求歷史慢走。
文化部近年來推動「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相信也是秉持這樣的遠見與堅持。這項計畫遍及花蓮縣(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屏東縣(牡丹社事件再造歷史現場)、宜蘭縣(蘭陽地區二戰軍事遺構群、中興紙廠等)以及新北市(八里坌千年河口文化、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歷史場域重現)等,成果豐碩。在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歷史場域重現計畫中,著眼於清法戰爭滬尾戰役的場所精神,除了規劃古戰場紀念碑及重要清法戰爭遺址重現外,並用科技手法串連其歷史脈絡,整修淡水具歷史代表性的洋式及日式建築,復舊淡水歷史多元文化的場域,值得肯定。此外,也建構清法戰爭滬尾之役的相關點位,搭配文化路徑概念,規劃了相關場域的導視系統,並藉由科技互動方式,深入介紹各區域背景故事,讓民眾可以透過手機或行動電腦等裝置,進一步認識淡水豐富的歷史意涵。
科技與文化並不相悖,未來學家Daniel Pink在《A Whole New Mind Mov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ge to the Conceptual Age》一書中提到,二十一世紀需要的人才是「感性人才」,在我的詮釋就是能夠產生「同理/共感」的人才,而要達到真正的同理或共感,需要的是融合性的智慧,也就是左右腦並用以及跨領域的思維與知能。科技並不可怕,縱使馳騁的速度快若光電,但仍需要人文思想的挹注,才能讓人類的歷史光芒萬丈;文化並不落伍,只要善用科技的力量,不僅可以保存珍貴的文化記憶,更能從中發掘真正的文化創意,啟動文化認同的需求以及實踐。(延伸閱讀:金融科技創新顛覆生活,業界面臨哪些機會與挑戰?)
「科技在催未來快來,文化卻在求歷史慢走。」嗯,願你我走得穩健,行得自在。
*作者為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行政法人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監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諮詢委員,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管理會委員,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諮詢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