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內外均衡才是台灣觀光業的根本之道

2017-09-10 05:30

? 人氣

作者建議台灣觀光業者,除了把握國外旅客,更應努力爭取國內旅客留在台灣。(資料照,陳明仁攝)

作者建議台灣觀光業者,除了把握國外旅客,更應努力爭取國內旅客留在台灣。(資料照,陳明仁攝)

近來又有關於國內旅遊業業績衰退的新聞。報導認為,陸客因素讓部分觀光旅館住房率下降。這類新聞自從新政府上台一年多來,已從新聞成了舊聞。台灣的旅遊業有必要重盤打量,我們究竟應該針對哪些客源,如何對症下藥,才是化解觀光業的根本之道,成天狼來了般的造謠,於事無補更錯失未來發展先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無論是台灣或是美國抑或是世界大多數國家,觀光旅遊固然與政治及國際情勢有著密切關連,但不應將價值觀的差異作為干涉工具。事實上,陸客來台與否,本身並不取決於台灣政府的主觀因素,而在於對岸中國政府一再將觀光視為「朝貢式」恩賜,秉持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主觀限制中國人民來台旅遊甚至學術交流。

美國之所以禁止國人赴北韓旅遊,乃是因北韓多次傷害美國公民而危及美國國家安全。然而,美國與北韓的因素,在兩岸之間並不相同。中國人赴台旅遊並不危機中國人的人身安全,台灣政府也從未有惡意侵犯中國人民安全的紀錄。

但是中國政府本著「無視台灣民主」的態度,只要民進黨執政就失去理性的一味抵制。台灣人民要正視的是,與一個沒有制度及價值觀的國家互動,失去商機是必須承擔的風險。

再者,台灣觀光業者也應該反思的是,一味爭取風險極高的中國旅客,甚至也業者不惜訂出和台灣人差別待遇的優惠,是否合乎比例原則。過去政府推出國民旅遊卡,大力推銷台灣旅遊,重振台灣國內觀光商機就證明台灣人民的國內旅遊,是業者可以爭取努力的方向。

近來政府也積極在推動新南向,甚至開放諸多東南亞國家的觀光免簽,但我們卻不見旅遊業努力積極爭取東南亞旅客。台灣人民應該要早日認清中國觀光客消費力有限,而且消費習慣單一的事實。日本近日才做過統計,發現中國的爆買力大幅下降,購買力已經低於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而且歐洲國家的觀光客,更願意將消費分散於許多項目,不同於中國只集中於住宿及購物。

台灣這次世大運迎來許多世界各國的來賓,我們就可以發現許多國家的旅客更願意將消費分散於台灣傳統小吃、地方旅遊、傳統商場等。這二年來歐美旅客已紛紛回流,東南亞及香港旅客也大幅成長,台灣觀光業者除了把握國外旅客,更應努力爭取國內旅客留在台灣。不將雞蛋集中在高風險的中國客,才是觀光業救亡圖存的根本之道。

*作者為時事觀察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