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風機影響媽祖海上遶境,離岸風電環評再卡關

2017-09-11 18:09

? 人氣

由於陸域文化保存問題,使離岸風機環評再生變數。(資料照,取自上緯官網)

由於陸域文化保存問題,使離岸風機環評再生變數。(資料照,取自上緯官網)

環保署今(11)日召開航道外9塊離岸風電的環評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首先由丹能風力(DONG Energy)開發的大彰化西北、東北、西南、東南4風場登場。然而,8月甫上任的環評委員卻提出過往未提過的陸域文化資產保存、及風場內漁船航行等問題,最後全案經歷近6小時審查後確定需補件再審,這也讓業者在年底前完成環評的期程增添變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日是新任環評委員上任後首次召開離岸風電環說書審查會議,本屆14名委員也有13名出席今天的審查,出席率相當高。儘管是首次審查離岸風電環說書,環評委員提問卻完全「不手軟」,也讓原訂中午12點半就要結束的會議延續到下午4點才結束。

成大考古學研究所長 劉益昌:風電須考量是否影響文化保存

專長文化資產保護的環評委員、也是成大考古學研究所長的劉益昌質疑,業者在開發過程中除了要調查、保護水下的文化資產,也應該擴及陸地上的文化保存。劉益昌說,台灣西海岸有許多史前留下的海底沉積物,化石化後被漁民打撈上岸,因此應該也要進行陸域文化資產調查。

劉益昌也指出,有些陸上的文化資產同樣會延伸到海上,好比部分地區的媽祖出巡遶境會在海上進行,也就是所謂的「牽水狀」。他因此要求業者必須說明風機架設範圍是否影響這些文化活動。

除了文化資產新議題,也有環評委員觀注風場對漁業的影響,認為風場若有漁船能在其間航行,若發生意外恐影響風機本體或纜線,但又有委員認為若完全禁止漁民進入風場,則「(風場)未來可能變成犯罪溫床」。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則表示,依日前行政院會議協調的結果,船隻是可以進入風場的,但為了確保安全,應規範船隻大小及型號,相關問題要再請行政院協調。

此外,有環評委員認為,業者所提供的鳥類監測資料仍不足,國外案例雖然指鳥類迴避風場機率達99%,但應是因為棲地消失、又不會穿越風場所致。最終環評委員認為業者需要再經歷一次專案小組審查,釐清各種新舊問題,才能進入環評大會審查。

經濟部能源局規定 業者今年底須完成環評否則風場要收回

值得注意的是,依經濟部能源局所規定的「離岸風力發電規劃場址申請作業要點」,業者必須在今年底前完成環評,才能取得專屬開發權,否則風場就要收回。如今丹能必須進行第三次專案小組審查,整理資料及再次「掛號」審查,最快恐得等到11月;且屆時審查若順利,還得等待環評大會排案,意即能否今年過環評還有變數。

能源局主秘蘇金勝則表示,依能源局規定,業者只要在今年內取得專案小組「建議通過」的審查結論,就算符合資格。但他也補充,若專案小組後的環評大會推翻原先結論,業者還是等於未取得環評許可,同樣會取消開發權。

丹能風力是來自丹麥的離岸風電開發商,去年來台設立辦公室,預計開發彰化外海4塊離岸50公里遠以上的風場,總計最大裝置容量高達2.4GW,若以容量因數45%計算,每年總發電量最高可達94億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

尹俞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