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改革海巡大開倒車 李仲威仗天威硬上

2017-09-13 19:30

? 人氣

國民黨失聯黨員李仲威(前)深獲蔡政府信任。(新新聞資料照)

國民黨失聯黨員李仲威(前)深獲蔡政府信任。(新新聞資料照)

由民進黨新系力挺、海軍出身的海巡署署長李仲威,雖是國民黨失聯黨員,但具有戰略觀與雄心大略,企圖將海巡署打造成「第二海軍」,引領台灣成為真正的海洋國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接任海巡署長一年多來,大力整頓海巡署,署內哀鴻遍野,除了民進黨核心顧問、台大學者姜皇池教授在平面媒體投書,對其「強軍」政策不表贊同外,另有多位海巡退休高官匿名發表文章,指責李仲威的做法將搞垮海巡署,認為蔡英文總統不能讓他這樣胡搞下去。不過,李仲威倒是老神在在,不畏譏言酸語,繼續嚴厲治「署」。

成立以來唯一海軍出身的署長

李仲威上任以來,備受爭議的政策當然不是打算在十年內建造一四一艘海巡船,也不是被稱為「賓拉威」,四處檢查營區內務,而是海巡署自成立以來,一直希望減少軍人員額,回歸真正的海上警察任務。但李仲威趁著「海洋委員會」暫時凍結無法揭牌成立之際,引入海軍人員,逐步取代洋巡與岸巡老舊海巡人員;協調國防部,將海軍艦艇維修能量,分享讓海巡船艦維修,這也讓外傳李仲威想透過大量造艦以圖利造船廠的謠言,在政府資源共享的做法下不攻自破。

海巡署自二○○○年成立以來,歷經六位署長,其中姚高橋、王郡、王進旺都是警界出身,許惠祐及國民黨立委黃昭順先生王崇儀則是司法界出身,只有李仲威是海軍出身。

海巡署長久以來軍人、警察與文官的多元文化編成,讓歷屆署長頭痛萬分,好不容易行政院組織改造,原訂在二○一六年七月正式揭牌成立的「海洋委員會」,走的是警察與文官路線,打算逐漸淡化軍人角色。但民進黨立委也在人事安排與組織編成上感受到外界壓力,於是暫緩該委員會成立,這也讓海巡署走向文官化、警察化的夢想破碎,取而代之的是軍事化管理與軍事人員,甚至未來將採用軍事化武器。這樣的做法與國際潮流背道而行,未來海巡署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第二海軍」恐怕不是美名,而是拖累海巡專業能力的浮誇名詞。

違背國際潮流,台灣恐自食惡果

由於海軍為國防軍,負責守土防衛的責任,海巡雖有別於陸上警察,但也是維護海上秩序,打擊並取締走私偷渡的非法行為;因此,沒有司法警察身分,在執法上也常會引起諸多司法糾紛。

美國將海巡置於國土安全部底下;日本海上保安廳有別海上自衛隊,甚至自有海上保安大學培訓海保人員,也勸說越南將海巡從人民軍移出,以方便對其進行政府開發援助(ODA);中國大陸一三年編成中國海警局,也是在國家海洋局之下,而非人民解放軍。換言之,當國際潮流是區隔開海軍與海巡的分工與組織定位,講求的是海軍與海巡如何建構協調機制,蔡政府的李仲威卻開倒車,懷著「第二海軍」的夢想。

而當各國海巡以警察身分,參與共同打擊犯罪多邊國際會議與機制的同時,台灣海巡因為過多的軍人身分,過多的國防色彩,而讓其他國家退卻。試想,當兩岸海巡與海警可以在金門、馬祖附近海域共同打擊犯罪的共識,能由兩岸海軍與解放軍執行此種任務嗎?

一個連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都無法建構的情況下,更遑論任何海巡或海警合作的機制。簡言之,李仲威的做法立意良善,雖有戰略觀,但無國際觀,甚為可惜。

李仲威在內閣中官位相對穩定,此波未受內閣改組的影響,畢竟要找到一個稱職,能夠執行民進黨對於國防工業產業改革計畫、大造海巡船、採購無人機、配合武器改革精進的人士並不多。

蔡政府力挺,李仲威無懼往前衝

李仲威近日也馬不停蹄地視察海巡所屬單位,特別是今年五月在北京舉辦「一帶一路高峰會議」的前兩天登上太平島;八月前往金門視察海巡安檢作業,正值「金磚五國峰會」籌辦期間,李仲威也正面回應立委楊鎮浯要求,不希望金廈海域此時發生衝突,也間接維繫了廈門的安全;積極的作為讓蔡政府認為李仲威的確是個人才,可以大刀闊斧改革過去由警察主導的海巡署。

不過,當海巡署擴大了艦艇設備,晉用了「多講實力,少講法律」的軍事人才,面對明年四月將在高雄成立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李仲威恐怕也要面對「軍人無用武之地」的尷尬。直到海委會正式揭牌,有經驗的海巡人才相繼流失,能用的人到處都是「海軍人士」,海巡署出現署內人心背離,劣幣逐良幣的惡果,恐怕是未來民進黨政府無法承受之重。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