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財政大臣亞利斯泰爾・達林(Alistair Darling)被告知,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還有兩到三小時就要關門,屆時提款機將停止運作。勞埃德銀行在時任英國首相戈登・布朗的鼓勵下,接管了陷入困境的蘇格蘭哈利法克斯銀行(Halifax Bank of Scotland)。最後政治家不敢冒險重蹈一九三〇年代的覆轍─那時銀行倒閉導致經濟大蕭條,於是各國政府和央行推出了大規模的銀行體系支持方案(美國國會被說服改變主意),資金以低利率貸款給銀行;政府購買股票增加銀行資本;利率降到史上最低紀錄。
女王的疑問
那麼為什麼都沒有人預見到危機的到來(如同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在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新大樓落成儀式上,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提問)?原因有幾點。監管機構對已開發國家銀行的實力產生錯誤的安全感。在經濟大蕭條之後,引進存款保險制度似乎解決了銀行擠兌問題,但卻造成道德風險,誘使銀行從事風險較大的業務。在十九世紀末,英國各家銀行的股權資本相當於其資產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五。到一九八〇年代,這個緩衝只剩百分之五。
長期的低利率和不斷上漲的資產價格,意味著積極從事放貸的銀行家成功豐收。這些銀行高層獲得了股價飆升的認股權獎勵,而反過來看,股價的表現又與年度(或季度)利潤變化有關。結果導致銀行只關注短期利益而非長期風險,銀行高層們變得非常富有,雷曼兄弟的執行長的迪克・福爾德(Dick Fuld),在一九九三年至二〇〇七年間共獲得了五億美元的酬勞。
信貸繁榮推高了資產價格,讓普通民眾感覺變得更富裕。政治家也不願採取監管扼殺了金融界這隻金鵝。大家普遍認為銀行家很明智,因為他們賺了那麼多錢,所以許多人受徵召進入政界(這讓我想起一件軼事,金融家問學者:「如果你那麼聰明,為什麼沒錢?」那位教授回答:「如果你這麼有錢,為什麼不聰明?」)
這種氛圍在二〇〇八年時迅速轉變,金融界的聲譽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紓困只是其中一個議題,另外還有一些醜聞,例如交易員試圖操縱一種名為「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簡稱LIBOR)的基準利率,影響約三百五十兆美元的金融合約。
銀行還因不當銷售抵押貸款證券、洗錢、不當銷售還款保障保險(payment protection insurance)等受罰,以及富國銀行(Wells Fargo)為了達到銷售目標,背著客戶開設二百萬個假帳戶也遭到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