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後續的接待活動,季辛吉很快發現,東道主的時間安排非常寬鬆,簡直叫人難以置信,似乎表示在中美隔絕20多年之後,北京當局並不急於立即達成實質性的協定。周恩來的泰然自若,好像沒有任何事情會打亂他們的方寸,也說明中國即使是首次迎接美國總統特使,也顯得自然而平常。季辛吉說,「中國歷史上,政治家一貫把好客、禮節以及精心培養的個人關係作為治國手段。好客成了一種戰略。」
季辛吉9日中午抵達北京,11日中午12時離境,在京48個小時,與周恩來會談17個多小時。季辛吉發言時照本宣科,周恩來說,「交談嘛!何必照著本子念呢?」季辛吉說,「在哈佛教了那麼多年書,從未用過講稿,最多擬個提綱。可是這次不同,對周恩來總理念稿子都跟不上,不念稿子就更跟不上你了。」
周恩來態度從容,會談氣氛隨之輕鬆。季辛吉回憶說,此時的討論有時聽起來像兩個教國際關係的教授在談話,而不像一場正式的外交對話。會談結束,周恩來均於當晚向毛澤東匯報情況。
據中共檔案顯示,會談期間,台灣問題是主要議題之一。周恩來堅持,美國必須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人干涉;美國還必須確定撤走駐台美軍的期限,並廢除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等。雙方7月16日發表會談公告,宣布尼克森將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候訪問中國,中美關係大門由此而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