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在亞洲不僅被認為擁有藥用功效,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由於仍有市場需求,導致非洲盜獵犀牛問題嚴重,光在南非平均1天有3隻犀牛被殺,使得犀牛面臨絕種危機。動物保護團體「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18日公布相關調查,指出犯罪集團近來將犀牛角加工成首飾,或製成粉末,再走私出口,以躲避海關或警察的查緝。保育團體擔憂,這個趨勢使海關更難查緝這些非法黑貨。
海關追緝困難
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指出,走私販近來開始在自家中建立小加工基地,將犀牛角切塊、做成念珠或手環,或是磨製成粉。由於警察的搜查重心放以部分或完成犀牛角為主,因此加工品較不易被查獲,另有證據指出,近來許多詐騙集團利用一般牛角製成犀牛角製品,魚目混珠,這使原本已經不易的追緝難上加難。
報告共同作者雷德梅耶(Julian Rademeyer)感嘆,「如果有人帶著一條犀牛角製的項鍊進海關,誰會來阻止他?」他表示從2016年以來,就有察覺到犀牛角加工製品的跡象,同時,盜獵集團也用類似的模式走私象牙。
亞洲多國涉犀牛角走私
TRAFFIC 報告提到近期的2起案件,南非警方6月突襲位於最大城市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東邊的房子,查獲1個犀牛角加工站,藏有許多犀牛角製成的大型圓珠,有些已經被拋光磨亮,有些則被加工切成圓柱體。2名中國公民與1名泰國女性被捕。
2016年,警方在一個位於約翰尼斯堡郊區的大型華人社區,破獲許多非法動物製品,包括1袋犀牛角製成的粉末、大量象牙製手環與雕塑品,甚至還有瀕臨絕種動物穿山甲的鱗片。
犀牛角走私貿易與亞洲息息相關,犀牛角走私者除了在越南、中國遭到逮捕,調查發現,台灣、緬甸、與馬來西亞等國也有犀牛角走私者的蹤跡。警方也曾經破獲載往中國、香港與泰國的犀牛角走私船。
龐大的亞洲市場
儘管科學研究發現,犀牛角的組成成分就跟人類的指甲一樣,也沒有證據指出具有醫療價值,但在亞洲,人們依然認為犀牛角具有極大的藥用價值,可以治療癌症、宿醉等病症。其中,越南與中國是犀牛角最主要的市場。同時,犀牛角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人們對犀牛角製成的珠寶、飾品等需求也日益增長。
TRAFFIC中國小組表示,近來網路上出現犀牛角念珠或手鐲的買賣。犀牛專家米利肯(Tom Milliken)表示,犀牛角除了傳統藥用功效之外,犀牛角貿易正在「轉型」成一個奢侈品市場。
犀牛瀕臨絕種
據英國《泰唔士報》(The Times)報導,非洲在過去十年內,超過7000隻犀牛慘遭盜獵團體殺害,其中南非是盜獵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平均1天就有3隻犀牛受害。
非洲在歷史上曾有數十萬隻犀牛,但約自2005年開始,盜獵團體開始大規模的獵殺犀牛,以取得犀牛角進行買賣,現在非洲的白犀牛剩下2萬隻左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近危」物種(Near Threatened),黑犀牛更只剩下5千隻左右,被列為急需保護的「極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另外,國際拯救犀牛協會(Save the Rhino International)稱,依照目前偷獵情形,犀牛在未來10年恐怕會在野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