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柯合也痛、民柯分也痛」!是民進黨在明年的台北市長選舉一役中,現今所面臨的困境。
「民柯相爭,老K得利」這個政治邏輯,大家再明白不過。每當「柯批模式」摃上民進黨中央政府時,即便基層強烈認為「柯文哲不是自己人」的聲浪日益增大,民進黨仍在全代會通過「柯P條款」,預留雙方合作的空間 。
自從柯文哲在雙城論壇上「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言論、世大運想以副總統陳建仁缺席換中國選手出席閉幕,到近日的中國新歌聲矮化台大校名,其過程中也因柯團隊的「政治疏忽」,所演變成統戰流血衝突,皆已遭外界質疑「墨綠染紅」了嗎?
原本在世大運後的柯P,是處於「勝之而求戰」的有利位置,加上長期以來,從各項民調數據可窺伺,柯文哲對於20歲到29歲,這群被稱為「天然獨」的新世代是相當有吸引力 。但是,此次中國新歌聲的「軟性統戰」事件, 柯文哲已成為 「踩紅線的人」,尤其是在年輕族群中的支持度會受到多少影響,後續值得關注。
目前,在台北市的基本盤依就是藍大於綠,只要「民柯亂鬥」的戲碼持續上演,國民黨再伺機推出「最強候選人」,將來「收復失土」的機會頗大。若依照目前的情勢發展下去,柯團隊的「內爆功力」應該還會有所發揮,而「柯文哲變數」所帶來的政治風險性相當高,如何「保住現有(執政),搶攻新北」,或許是現階段民進黨最重要的選戰課題。
明年的首都之戰,民進黨人實毋須急著和柯P攤牌,最終才不會落入了「戰之而求勝 」的窘局。
*作者為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