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你扔掉的,總有一天會還給你」 塑膠製品的前世今生

2017-09-29 11:00

? 人氣

貝克萊特公司將其產品稱為「用途無盡的材料」。這一點他們說的也不算太過分。塑膠製品做成了電話、收音機、槍支、咖啡壺、台球、珠寶,甚至走進第一枚原子彈!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貝克萊特的成功震撼、改變了三觀:還能造出什麼人工合成、具備大自然中不一定找得到的屬性的材料?1920和1930年代,各種各樣的塑膠製品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有聚苯乙烯,通常用作包裝;有尼龍,尼龍絲襪讓它名聲大振;有聚乙烯,就是做塑膠製品袋的那種。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天然原材料供應緊張,塑膠製品生產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填補空缺。戰爭結束後,又有像特百惠(Tupperware,塑膠製品保鮮容器)這類激動人心的新產品走入消費品市場。

但是,激動持續的並不是太久:塑膠製品的形像逐漸發生了變化。

1967年那部電影《畢業生》片頭很著名,男主角本傑明·布拉道克要畢業了,一位上了年紀、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鄰居主動來提供職業建議。他把本傑明帶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莊嚴肅穆、好像要揭露人生真諦一般說,「就一個字:塑膠!」

這句話後來被反覆引用,因為它揭示出塑膠製品這個字內涵的變化。對鄰居這樣的老一代人來說,塑膠仍然代表著機遇、現代化;對於年輕的本傑明,塑膠製品則是虛假、膚淺、代用品的化身。

儘管如此,鄰居的建議也還是沒錯的。半個世紀過去了,儘管形像出了問題,塑膠製品產量仍然增加了大約20倍;今後20年內還將再翻一番。

需要考慮到的另外一點是,這期間,(塑膠製品危害)環境的證據越來越確鑿。

塑料垃圾
 

塑膠製品中的有些化學成分據信會影響動物的發育、繁殖。塑膠製品垃圾填埋地球,那些化學成分最終會滲入地下水;塑膠製品垃圾丟入海洋,一些動物會吞吃下去。但是,天平總有另一邊。塑膠製品也有好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也是環境上的。

用塑膠製品零部件做的汽車更輕,耗油量更低;塑膠製品包裝延長食品保鮮時間,減少浪費;如果瓶子不是塑膠製品的,就要是玻璃的。孩子去玩的遊樂園,你希望看到哪種碎瓶子?

最終,我們必須改進塑膠製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哪怕就是出於原油不是用不完這一個原因呢。

有些塑膠製品不能回收,比如膠木,但是許多可以回收的也仍然沒回收。事實上,現在塑膠製品包裝的回收率只有大約七分之一,遠遠低於紙張、鋼鐵。其他塑膠製品製品的回收率就更可憐了。

改進,需要每個人付出努力。也許你已經見過,現在有些塑膠製品製品上有個小三角,裏面是數字1到7。那是"樹脂識別碼",這是塑膠製品行業協會的舉措,目的是幫助回收。但是這個體制遠非完善。

如果行業界可以做出更多努力,政府也可以。目前世界各國、各地區塑膠製品的回收率差別巨大。

一個很成功的例子是台灣。

台灣
 

台灣採取的措施使回收更方便、違規者面臨罰款,成功挑戰了之前人們處理垃圾的傳統態度。那麼,治理塑膠垃圾有沒有什麼其他技術方法呢?

熱愛科幻的人一定很喜歡最近的一項新發明:ProtoCycler。給它吃塑膠製品廢品,它會吐出3D打印的線材!眼下,這可能最像《星際迷航》中的複製機。

當年,人們肯定覺得膠木是革命性的,就像今天我們看《星際迷航》中的複製機一樣。簡單、廉價的合成產品,強度很好,可以替代瓷器餐具、金屬小工具;同時也很美,美到可以用來做首飾,甚至替代珍貴的象牙。

塑膠製品真是魔術一般的材料。但是,如同所有的塑膠製品製品一樣,我們也拿它想當然了。今天的製造商沒有放棄的一個理念仍然是:用廉價、分文不值的材料做出實用、寶貴的產品。最新的將塑膠製品廢品升級改造的技術是,將其和農業廢料、納米粒合在一起、做出具有新屬性的新材料。

對此, 貝克蘭一定會拍手稱讚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