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你扔掉的,總有一天會還給你」。這是近期紅遍網路的《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一文最後的警語。
文中將毀掉下一代的黑鍋歸於外賣造成的塑膠泛濫,引起一片嘩然。參與辯論的不僅僅是成千上萬的網民,中國官方媒體包括《新華社》、《新京報》等也都刊文爭鳴。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塑膠製品的前世、今生和未來。這是BBC國際台記者哈福德製作的系列節目「成就現代經濟的神奇發明」中有關塑膠製品的一篇:
「除非我搞錯了,這項發明將來一定很重要。」
貝克蘭(Leo Baekeland)1907年7月11日在日記中寫下這句話。當時他心情不錯,年僅43歲,事業相當有成。
貝克蘭生於比利時,父親是鞋匠,沒受過教育,也不懂兒子為什麼想上學。貝克蘭13歲的時候,父親讓他當的學徒。但是他的媽媽另有打算。
在媽媽的鼓勵下,貝克蘭堅持上夜校,後來拿到獎學金就讀根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Ghent)。20歲時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他娶了導師的女兒,遷居紐約。靠做相紙賺的錢,足夠今後一輩子無憂無慮地生活。貝克蘭夫婦在楊克斯哈德遜河畔買了一棟房子,貝克蘭在家裏專門凖備了一個實驗室,充分享受玩兒化學的個人愛好。
1907年7月,他在擺弄甲醛和苯酚。這個試驗,將給他帶來人生第二桶金。
貝克蘭名氣太大了,《時代》周刊用他做封面時甚至不用加名字,就這一句話:「它不會燃燒,它不會融化」。
那年7月,貝克蘭發明是的前所未有的全合成可塑性材料,他將其命名為膠木(bakelite,音譯貝克萊特)。貝克蘭對自己這個新發明重要性的預測完全正確。沒多久,塑膠就無處不在了。
蘇珊·弗萊克(Susan Freinkel撰寫)在撰寫《塑膠:一個有毒的愛情故事》(Plastic: A Toxic Love Story)一書期間,曾經用了一天的時間記錄當天摸過的所有塑膠製品:開關、馬桶蓋、牙刷、牙膏筒;她也記下了不是塑膠製品的東西:手紙,木地板,陶瓷水龍頭。
一天過去了,不是塑膠製品的有102個,是塑膠製品的有196個。
我們生產這麼多塑膠製品,耗費開採原油的8%,其中一半做原料,一半做能源。貝克萊特公司的廣告詞絲毫也不心慈手軟,稱人類已經打破了原來的動物、礦物、植物分類標凖,現在有了「第四個王國,疆域無邊無際。」
聽上去有些誇張,但確實是真的。
科學家之前也在考慮改進、模仿天然物質。早期的塑膠製品比如賽璐珞,原材料來自植物;貝克蘭本人也在尋找絶緣用蟲膠的替代品。但是他不久就意識到,膠木可以更加靈活、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