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咄咄逼人、經濟與安全議題密不可分,為台灣融入「印太安全架構」創造空間

2021-01-16 18:00

? 人氣

該有平台讓台灣參與討論地區安全議題

由於地區對中國的普遍擔憂,松田康博認為,應該有平台能夠允許台灣參與地區安全議題的討論,因為對印太地區的基本概念是要維持它的自由開放,許多平台受制於中國的影響而無法聽到台灣的聲音,他認為應該有新的、更開放的平台讓所有成員的聲音能夠被聽到,包括台灣在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他說,「四方會談」正在機制化過程中,應該有新的想法能歡迎台灣的參與,另外,地區有許多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日本促成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多邊貿易框架台灣都被排除在外,尤其《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更是一個由中國牽頭的貿易框架,這兩個貿易協定美國和印度都沒有加入,「四方會談」有可能成為另一個新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CPTPP 前身),也應該是另一個允許台灣參與的新平台。

松田康博也提到,讓台灣參與涉及國家安全領域的多邊框架,對個別國家有其敏感度,但他認為各方可以透過與美國的雙邊討論來做敏感的信息或情報交流。

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National Security College)院長梅德卡夫(Rory Medcalf)也同意松田康博的看法,認為台灣應該有參與地區議題討論的多邊框架空間。

經濟與安全議題不易區分,為台灣創造新參與空間

他說,現在關於科技、干預、供應鏈、基礎設施的問題已經讓以往區分經濟與安全、國際與國內問題的界線模糊,而這些議題都與台灣有深度相關性,如果依據中國的立場,各國與台灣可以有經濟往來但不能有安全議題的接觸,那麼如今經濟與安全議題的不易區分就為台灣創造了新的參與空間。

梅德卡夫也提到,澳洲對中國的警覺越來越高,過去3、4年來澳洲與中國的關係充滿挑戰,雙方在許多議題有越來越多的對抗,例如5G、外國勢力的干預,以及對地區受到脅迫的立場等。

「我們見到中國的獨斷作為更為加快,澳洲政府機構與記者幾年前已發出過警告,而台灣,當然它有自己的方式,在應對這種獨斷作為上已成為地區和全球的早期預警系統。不過澳洲的經驗也確實加劇了國際上的辯論。」

另一方面,梅德卡夫說,台灣過去1年來在民主框架下應對新冠疫情的出色表現、在選舉時抵禦外來干預,都展現台灣民主機制的強健,無論它的政治地位如何,越來越多人體認到台灣是地區經濟不可分的重要一部分,也因此他認為澳洲與台灣的關係有更多發展空間,因為澳洲越來越體認到,台灣在印太地區及上世界都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

「換句話說,對台灣的威脅不僅是對地區經濟的威脅,它也是對更廣泛的網絡的威脅,美國運用這個與同盟、夥伴的網絡來抗衡中國並堅守民主的陣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