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1年專題3,我們想讓你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2020下半年引領風騷的航運類股,近期頗有利多出盡的意味,從股價線圖來看,彷彿造了一座山頭,不少慘遭套牢的投資人哀鴻遍野,就在大盤頻頻叩關「萬六」之際,此情此景更是顯得突兀。
今年開市以來,台股一路高歌猛進,長榮、陽明、萬海等人氣指標股也在新年第一週「登頂」,隨著股價短線漲勢過猛,陽明遭證交所打入處置股,即便自結財報繳出亮眼成績,多頭仍然無力續攻,反而引爆獲利了結賣壓,市場資金潰散,股價一厥不振,就算偶有反彈,也會馬上遭到空方狙擊。
1月19日,陽明正式「出關」,股價跳空以26.15元漲停價位開出,隨後卻爆量跳水,終場收黑重挫8%,長榮、萬海走勢如出一轍,隔日依舊欲振乏力,持續探底向下尋求季線支撐。(延伸閱讀:長榮、陽明股價狂漲,為何散裝航運漲不動?想當航海王,先搞懂你買到哪張船票)
散戶跟上「大航海時代」了嗎?
短短半年,造就讓人瘋狂的「大航海時代」奇蹟,但散戶真的賺到錢了嗎?觀察貨櫃雙雄集保戶股權分布變化,持股未滿10張的長榮小股東占比原本約為5%,到了9月底突然跳增至6.29%,12月底時更來到8.86%。
無獨有偶,其他持有張數不多的小股東同樣在此期間激增,截至1月15日當週資料,持股未滿10張、10張~50張以及50張~100張的比例已經升至近期新高,分別為10.68%、9.78%及3.87%。
反觀持股超過1,000張的大戶,似乎選擇逢高減碼,持股比例從原先超過七成的水準,一舉降至64.74%。(延伸閱讀:台積電、長榮、鴻海飆漲啟示錄:高點當然可以進場,但用好價位買好公司才會大賺)
陽明方面,持股不到10張的股東也從去年第3季開始增加,由6、7%逐步升至11月底的9.26%,12月底衝上12.42%,1月15日降至11.68%。
至於超過千張的大股東,則由原本將近七成遞減至11月底的63.82%,到了12月底只剩60.88%,1月15日回升至61.53%。
對照航運類股走勢,可以發現多數散戶雖然錯過前面的起漲點,至少及時趕上去年歲末這一波大行情,端看最後海水退潮時誰跑得快,尤其長榮、陽明股價近期面臨大幅修正,幾乎回到「半山腰」,如果是在1月初搶進、加碼的投資人,恐怕心裡也不會好過。
外資看好產業景氣熱到第2季
那麼,航運股漲勢就此戛然而止嗎?
實際上,目前多數主要航線運價還在維持上漲態勢,近日也有法人出聲相挺,直言台灣海運類股的修正遠遠超過國際航商,但是產業前景並未蒙塵,仍可受惠市場強勁需求,至少熱到今年第2季。(延伸閱讀:為什麼長榮、陽明還會漲?世界最大貨櫃輪商:訂單真的很滿,接下來也是!)
花旗環球證券出具最新報告,將今年航運業需求增幅上修至6.2%,預期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漲幅提高為5%,並將長榮目標價升至45.1元。
摩根大通同樣認為,短期之內貨櫃供需失衡難解,看好航運景氣,長榮股價可望水漲船高,將目標價提升至48元。(延伸閱讀:「貨都出不去,還談什麼GDP!」斷鏈、掉單、塞港…推升航運股史上最瘋漲勢)
觀察法人籌碼,雖然昨(20)日長榮苦吞將近半根跌停板,外資和自營商卻轉賣為買,各自買超47,716張、569張,投信則是連13賣,賣超6,032張。
此外,陽明重挫7.55%,外資也轉而買超18,324張,投信與自營商分別賣超2,704張、2,493張,呈現土洋對作局面。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