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習近平以經濟牌與疫苗外交「迎戰」拜登政府,學者擔憂「中國可能更加激進」

2021-01-25 10:27

? 人氣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最近在接受官方媒體採訪時敦促拜登政府讓美中關係重回正軌,並承諾創造有利於中國的外部環境。他表示,2021年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稱,中國處在相對有利的地位,能夠抵禦美國的壓力,同時通過提供經濟幫助和疫苗來贏得國際支持。他表示,相比之下,拜登將掌管一個比較弱勢的政府,他必須首先應對國內的疫情,管理經濟復甦,改善種族關係。

吳心伯說,雖然與美國的不穩定關係仍是中國面臨的風險,但與川普相比,拜登在向北京方面施壓時可能會更有分寸,這也是中國外交政策圈內的普遍觀點。他表示,今年,北京方面更有自信,拜登回來了,但美國無法強勢回歸。

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的信心可能預示著,為維護自身利益,中國可能採取更強有力的行動,包括壓制動蕩地區的反共異見人士,以及為維護領土主張而進行的軍事力量展示。

香港政府無視美國和歐洲政府的批評,拘捕了許多與香港民主運動有關聯的政界人士、活動人士和律師。

習近平還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上個月通過的立法改革將更多的決策權賦予了習近平領導的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而不是政府。在1月初發布的中央軍委2021年全軍開訓動員令中,習近平對軍隊重申了做好「隨時」能戰準備的要求。

分析人士表示,一個潛在的導火線是台灣。中國政府已表示不排除以武力收復台灣。過去一年裡,中國軍方在台灣附近出動軍機、開展海軍調遣及武裝干預演習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據台灣國防部統計,2020年共有380架次中國戰機飛入台西南防空識別區,今年以來則已超過12架次。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 (Institute for National Defense and Security Research)在去年12月份的一份報告中說,近年來,這類飛行的頻率和強度明顯增加,相比之下,2017年中國飛機在台灣附近只進行了20架次遠程飛行。

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員梅惠琳說,中國政府希望「將這類行動常態化」,這樣「大家就會接受這種擴大後的存在」。

存在不確定性

即便如此,中國政府的利益仍面臨重大風險。

新加坡退休高級外交官考斯甘 (Bilahari Kausikan)說,習近平精明實際的外交策略令全球擔憂中國行為的國家事實上結成了聯盟。他說:「沒有人會躲著中國,但每個主要經濟體在與中國打交道時都會更謹慎、更有保留。」

考斯甘說,美中關係仍將是北京方面的主要擔憂,拜登政府可能會在經濟、安全、技術和人權等一系列問題上採取更有序、更有條不紊的方式與中國打交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