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拜登的就職演說涉國際政治部分僅有一段,著重於修補盟邦關係、重新與世界交往等重點,加上從重要策士各種發言來看,「穩定」、「可調控」幾乎成為未來美國外交政策的根本邏輯。面對調整外交方針的美國,台灣如何實質地對接台美雙方的外交利益,才是下一步需檢視的重點。穩健的台美實質關係發展需要健康的兩岸關係做為背景,這樣的連動關係實在地體現馬政府與民主黨政府的互動經驗中,很可惜,面對兩岸對話機制荊棘遍布,蔡總統還沒有具體解方。
專業官僚體系出身的蔡總統,經歷被美方放話不信任兩岸控管能力一事,不會不知過去四年遊走邊線的對外關係經營背後的潛在風險。但過去礙於反中民粹需求,一味追高,早已走過頭。如今拜登政府外交回穩,但具體政策猶不明確,兩岸又缺乏調控機制,蔡英文自然不敢隨意冒險踩線,而造就了對外關係經營轉趨保守的處境。
拜登剛入主白宮,分析多認其將以疫情、經濟等為施政重心。確實,面對北京示好,放出楊潔篪出訪、崔天凱提出美中領導人峰會等消息,拜登政府暫時也冷處理面對。然而前幾日中共軍機繞台,美國務院發出的訊息卻值得細究。
除「敦促兩岸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一詞,自2018年8月底時隔2年4個多月來再次出現;以「民選代表」稱我國政府也與過往川普政府有所不同。總體來說,新政府對中國大陸態度明確、對兩岸事務原則清楚,雖具體策略仍未明朗,但兩岸要對話,恐是台北與北京都必須正視的美方壓力。一言以蔽之,兩岸有談,台美好談。
就如出任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去年所說,兩岸對話「球在北京那方」,但大者不仁,小者不能不智,過去一年來的兩岸防疫外交戰漸歇,短期之內也不見得再有大事觸發衝突螺旋。然而兩岸降溫不代表風險不存在,能坐下來好好談,才是長久之道,為此,蔡英文必須展現更積極的態度與做法。
要知道,再軟化的措辭追不回過去四年失去的國際組織參與及邦交國,短期之內未見明朗的國際局勢,已讓蔡政府的外交經營必須應付國內的政治需求,而不得不放煙火搞大內宣,但同時懼陸又憂美的多重艱困局面。蔡英文第二任才剛開始,對外關係卻恐提前進入跛鴨期。對比自豪於對等經營台美關係的沈呂巡就升旗一事直言「我們不是小學生,不是讓人(美方)指責」的理直氣壯,除令人感嘆錯誤的對外關係策略誤國,也替前線難為的專業外交工作人員感到不值。
*作者為國會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