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昨(5日)公布,新竹縣出現1名日本腦炎病例,為新竹縣今年的首例病例。患者為42歲婦人,7月16日因高燒頭痛等症狀就醫,18日再度就醫,目前患者已無發燒症狀,但仍在醫院治療中。
據了解,這名婦人住家附近100公尺有稻田及池塘,最近沒有出過國,目前當地衛生局已介入調查這名婦人的住家附近及活動地區,並著手進行誘捕病媒蚊的防治工作。
疾管署表示,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而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民眾應儘量避免於吸血高峰時段在這些地區活動。
每年的5月到10月為日本腦炎病發的流行期,截至目前為止,共累積13名病例,包括彰化縣4例、嘉義市、台南市及高雄市各2例,新竹縣、屏東縣及台中市各1例。
疾管署表示,若民眾活動無法避免日本腦炎高風險地區,則應儘量穿著長袖衣物,若有需要可至醫院自費接種疫苗;家中若有適齡嬰幼兒,也應儘速至醫院完成接種。
日本腦炎主要經由病媒蚊傳染,潛伏期約5至15天,大多沒有顯著症狀,嚴重一點的則包含高燒、頭痛、抽蓄、昏迷等症狀,而病患在痊癒後可能會留下神經受損的後遺症包含語言障礙、性格不正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