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備分析人士皮亞圖甚金說,中國仿製其他軍事裝備雖然很成功,但因為發動機領域需要材料,還有其他的大量科技儲備,中國在短期內很難追上。
皮亞圖甚金:「研製一款發動機其實通常都要從開發一系列新科技著手,這需要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會有結果,簡單的直接仿製肯定會受到限制。」
一些俄羅斯軍備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發動機領域的追趕速度也在加快,某些航空發動機目前可能已經達到了前蘇聯上個世紀70或是80年代時的水平。此外,中國國產發動機已開始逐漸裝備在戰機和運輸機上,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可能僅是時間問題。
中國離不開的關鍵企業
位於雷賓斯克的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擁有100多年歷史。從蘇聯時代起,這家企業就為蘇聯的許多戰鬥機,戰略轟炸機和運輸機開發製造引擎,其中包括用在航母上雅克式垂直起降戰機,著名的超音速客機等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所開發的第一款民用客機蘇霍伊超級噴氣機-100;以及目前正在試飛中,更大型的第二款民用客機伊爾庫特MC-21等都由這家企業開發和製造引擎。伊爾庫特-MC21也是中國目前開發的C919民用客機的主要競爭對手。
裝備俄羅斯和中國空軍的伊爾-76運輸機,中國自己研製的運-20軍用運輸機同樣都採用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的引擎。但不久前俄羅斯媒體曾報導,中國已開始用自己的WS-20引擎取代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的D-30KP-2引擎裝備在運-20運輸機上。
俄羅斯大型水面艦艇的動力裝置過去都依賴烏克蘭。2014年烏克蘭停止合作後,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開始為幾款主要的遠洋護衛艦和登陸艦等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研發製造引擎以取代烏克蘭產品,其中包括「歐洲野牛」式氣墊登陸艦,11356型護衛艦等。中國幾年前曾從烏克蘭採購了4艘「歐洲野牛」式氣墊登陸艦。俄羅斯也曾把大批的11356型護衛艦出售給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