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重觀點:從跛豪到追龍─香港電影的認同轉換

2017-10-16 05:50

? 人氣

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李小龍像。(Johnson Lau/維基百科)
香港星光大道上的李小龍像。(Johnson Lau/維基百科)

然而,這樣一個被西方人認為超越國家、種族、門派界限的象徵,華人卻總把他侷限於「精武門」中的民族主義英雄陳真:摔破「東亞病夫」匾額,警告日本武術家「中國人不是病夫」,還飛踢踢破公園門口「狗與華人不得入內」的牌子,讓華人觀眾大快人心。等到李小龍去世,港台爭相拍攝李小龍傳記片與「仿李小龍」電影,但引用的許多資料都道聽塗說,而且一味強調中國民族主義;相比之下,西方人拍攝的李小龍紀錄片,嚴謹考證,又不斷強調李小龍的「超越性」,真是大異其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等到1980年代,成龍、洪金寶的逗趣功夫片崛起,強調小人物的人性可貴,藉以替代超人與民族大義,這才漸漸將中華民族主義色彩淡化。1987年的「A計畫續集」,成龍飾演的清末香港警察馬如龍,對著革命黨人士講了一篇「寧可做小事,不要搞革命」的庶民道理,就是這個轉變的代表。

外國人角色形象與時代背景連動

外國人角色在大中華區電影裡的形象浮沈,深受時代背景的影響。例如1950、1960年代,日本還是中華民國重要盟邦,即使是抗戰題材,但也會出現如「最長的一夜」(1965香港電懋)之類,讓「好日本人」擔任男主角。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外交橫逆接踵而來,1972年日本也承認中共,從政府到民間,更自認是被「以怨報德」。在此氛圍下,同年的「精武門」大賣,後來的民初功夫片,反派也清一色是「洋人+漢奸」。國民黨營的中影公司,更接連推出多部以抗戰為背景的戰爭片。片中的日軍,不是折服感佩於黃埔軍魂,就是死在國軍槍下,讓戲院觀眾鼓掌叫好。

隨著民族主義的退潮,功夫片中的洋人不再清一色是反派,也開始出現「好外國人」。1991年徐克的「黃飛鴻」,片中的洋神父,不但替黃飛鴻作證解困,最後甚至為了救他而犧牲。1994年陳嘉上的「精武英雄」,同樣由李連杰主演。大壞蛋當然還是日本人(周比利飾),陳真的角色設定卻變成負笈日本的留學生,還與櫻花姑娘(中山忍)成為愛侶;由倉田保昭飾演的日本黑龍會高手,對軍國主義的不屑也溢於言表。

2006年,李連杰在于仁泰的「霍元甲」演出陳真的師傅霍元甲。片中霍元甲之死,當然還是日本人的陰謀,但日方高手田中安野(中村獅童)卻光明磊落,不但與霍元甲惺惺相惜,發現自己同胞下毒後,還攙起彌留的霍元甲,大聲向全場宣布:「霍元甲獲勝!」

李連杰在二00六年的電影《霍元甲》。(劇照)
李連杰在二00六年的電影《霍元甲》。(劇照)

然而到了近幾年,外國人在功夫片中的「道德指數」,又開始走下坡。2010年的「葉問二」,片中的英國拳王「龍捲風」極盡囂張跋扈,完全不把中國人當人看。在比賽中也屢次出現鐘響後出拳的賤招。到了「追龍」,劇情架構與「跛豪」的一大相異點,就是增加了集貪財、好色、羞辱中國人....等所有負面性格於一身的英國亨特警官。片子更不斷強調,英國人如何貪汙腐化,如何欺壓中國人。相較於廿年前,「好外國人」似乎又從功夫片中絕跡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