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7)日凌晨發生規模6.1有感地震,許多民眾被連續十餘次的「國家級警報」嚇醒。對此,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解釋原因,他指出關鍵在於本次地震事件,地處台灣東北較遠海域(經度超過122.5度),且震源深度頗深(超過110公里),對地震速報系統受限並受到計算誤差影響所造成。
鄭明典在臉書表示,本次地震由氣象局地震速報系統自動偵測後,經系統判斷達到地震預警門檻,即透由我國災防告警系統(Public Warning System,簡稱PWS)針對告警範圍縣市發送地震預警訊息,隨著愈來愈多即時地震站的觀測資料傳回氣象局,地震速報系統會持續解算地震震源資訊,當預估地震規模或預估震央位置有明顯改變時,會再發送更新地震預警訊息。
鄭明典解釋,本次地震事件,由於地處台灣東北較遠海域(經度超過122.5度),且震源深度頗深(超過110公里),對於地震速報系統而言相對受限並受到計算誤差影響,致自動解算多次更新預警訊息並透由PWS進行發送。他強調,氣象局已改進地震速報系統自動偵測模組,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也解釋,由於地震警報是先由數個收到訊號的測站先行計算,只要達到規模5、北市震度3級就會發布。地震測報中心指出,本次地震位於東經122.6度,而我國地震偵測最遠是123度,加上地震深度深達112公里,所以地震訊號會「一波波進來」,不同測站先後收到地震訊息,系統誤以為是不同地震,才會發生國家級警報連發的現象。
針對國家級警報連發的狀況,許多網友紛紛抱怨被嚇醒「在西部國家警報比地震還晃」、「欸有十多則欸是安怎」、「我按了10幾次還有,他O的都不用睡覺的嗎」,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鄉民很奇怪,警報沒響就po文罵,還說自己被邊緣,響了也罵」、「要看到明天的太陽就不要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