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台灣戰後發展 李敏勇:從政府體制到民間,極盡將台灣文化邊緣化

2017-10-21 17:38

? 人氣

李敏勇指出,國民黨進行長期的戒嚴統治,無疑是在將台灣文化邊緣化並強化從中國帶來的文化正統。(甘岱民攝)

李敏勇指出,國民黨進行長期的戒嚴統治,無疑是在將台灣文化邊緣化並強化從中國帶來的文化正統。(甘岱民攝)

台灣北社今(21)日上午舉行「台灣文化的重新定位與再出發」文化論壇,文化部長鄭麗君、詩人李敏勇皆應邀出席,除談論有關台灣文化議題,也提出轉型正義的意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李敏勇指出,為了有效統治台灣,國民黨進行長期的戒嚴統治,甚至以不改選國會來鞏固體制,也出現配合政治需要的文化工程,無疑是在將台灣文化邊緣化並強化從中國帶來的文化正統。

台灣戰後以來 形成國家與地方,中心與邊緣的文化對峙

而台灣自戰後長期以來,從國語、國畫、國樂,在台灣內部形成國家與地方,中心與邊緣的文化對峙狀態,李敏勇說,從教育到大眾傳播,從政府體制到民間,無不極盡將台灣文化邊緣化,造成台灣把自己的戰後歷史開展成為邊緣化的軌跡。

20171021-台灣文化日,詩人李敏勇。(甘岱民攝)
李敏勇說,從教育到大眾傳播,從政府體制到民間,無不極盡將台灣文化邊緣化。(甘岱民攝)

李敏勇指出,若去追溯更早期的歷史,缺乏主體性的台灣其實是在內部鄉黨意識侷限下,長期在既非中國中心,自我也未發形成的中心邊緣化形式中發展。而在尚未形成國家條件,台灣文化為發展到以國家為形式的主體性層次時,台灣被大清帝國割讓給日本,面對已經相當程度近代化的日本被以政治的、經濟、文化的手段宰制台灣,將台灣人教育成日本人,李敏勇說,皆讓台灣的本土文化逐步邊緣化。

台灣文化主體性 未能建立發展

李敏勇說,台灣因為政治因素被邊緣化,歷經殖民統治而備受外部政治力量帶動的文化宰制與壓迫,讓台灣文化主體性未能建立與發展。但是,從形勢上來看,在歷史發展軌跡中的許多自我萌芽意識以及台灣文化主體性運動形成一股強大力量,正努力重建著台灣文化。

李敏勇強調,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返復,雖然在台灣歷史發展上有其政治的文化軌跡,但在建構的路上,文化面的繁複比起政治而言,將成為更為重要的課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趙宥寧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