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左右問題
中韓指日本社會右傾化,但這並非日本輿論對這次大選的廣泛認識。事實上,立憲民主黨是原來民進黨內反對修憲的政客經過黨內分裂組成的新政黨。該黨代表枝野幸男曾說「我們非左非右,是推進政治向前發展的政黨。」
伊藤惇夫說:「這次選舉超出常理,自民黨的勝利並不意味著所有投自民黨票的選民支持自民黨,事實上是在野各黨缺乏令人信服的政策和理念,令很多選民退求政策相對現實和安定的自民黨。也是自民黨二戰後長期耕耘的深根,令自民黨能抵擋這次大選風雨飄搖並獲取勝選的深遠原因,同時也襯托出大部分無根在野黨敗選的背景。」
週日超大颱風「蘭恩」橫掃日本,一般相信颱風是造成周日53.6%的低投票率原因,但日本有提前投票制度,所以包括伊藤在內,不少政治分析相信這個二戰後第二低的政治投票率與選民對政黨政治不滿、失望有關。
中日關係新機遇
長期在日本佔大多數的無黨派的選民對修憲投票會持什麼看法,自民黨難以預測,中國也一樣看不透。儘管中國傳媒集中議論安倍執政與日本修憲的關係,但日媒在安倍宣布提前解散眾議院、競選的近一個月期間,中國傳媒關注中日改善關係的新動向,而且這次的有關報導也被認為是中國傳媒一向是對內宣傳,並非反映中國對安倍第四次政權的真實評估。
就在中共十九大召開期間,中共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10月21日在北京的記者會上,就明年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40週年之事表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還形容中日關係正面臨新機遇,但存在幾個問題,雙方應把握機遇排除這些問題,「兩國高層互訪需要民意的支持,需要百姓的理解」,他說期待創造更好條件,推進兩國改善關係,實現習近平國家主席首次訪日的目標。
據日媒報導,郭業洲形容的新機遇,可能包含了安倍今年忽然出席中國駐日使館舉行的國慶酒會並表示希望訪華、恢復日中兩國首腦互訪等所展示的進一步改善關係願望的舉措。
安倍有危機感?
日本有部分看法認為,安倍最近對中國的態度變化,可能基於美國總統川普政權下的中美新關係。共同社客席論說委員岡田充說,在中美探討聯合針對朝鮮問題時,日本有被隔離的危機感,雖然朝鮮如果使用核武器,日本絕非能置身事外。他說:「4月份朝鮮核危機趨於鮮明以來,國際政治一個鮮明的變化是日本的政治地位後退了。安倍9月21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演講時,提倡加強對朝鮮的制裁時,會場下空席醒目。儘管安倍9月初的一周內與川普例外頻繁地通了3次電話,但中國學者指出'內容都是打探中美首腦電話會談的內容。」
岡田認為,安倍對川普來說,只是個唯唯諾諾的同盟國首腦,他引述前陸上自衛隊幕僚長岩田清文的話說,美軍已在研究,如果在南中國海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美軍在退到關島的同時,把沖繩至台灣、菲律賓的第一島鏈防衛交給日本負責,因為日本已具備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能力。
日本一些研究中日關係的看法認為,如果是安倍認識到日本面臨危機而去積極改善對華關係的話,那麼安倍當選、連任,也許有利中日繼續穩定地改善關係,至少比其他可能還要從頭學習中日外交的政客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