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朝野關注的兩岸關係「新模式」,蔡英文在兩岸交流卅年研討會提出「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現在正是改變契機」的答卷。她呼籲兩岸兩個執政黨,「秉持中道、圓融的政治智慧,為兩岸人民創造長久福祉,永遠消除敵對與戰爭恐懼。」雖然不少人認為她的話不算什麼「新模式」。但她細數過去卅年兩岸交流的各項成果,表示「政府尊重這些歷史事實,概括承受各項協議」,將馬政府與對岸達成的「九二共識」也包括在內,算是不言而喻接受了「九二共識」;而且她的整篇談話,對十九大後的習政府充滿善意。可以說,「維持善意」就是她的兩岸關係「新模式」。
為什麼和「維持現狀」內容幾無不同的「維持善意」可以稱為「新模式」?因為後者比前者更善解人意。如果說「維持現狀」只是冷冰冰的宣示,「維持善意」就是兩岸兩個執政黨更親近的表示。何況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台灣展現的善意,蔡政府感受到了,善意回應對方是必然情況。
例如蔡周邊人士就說:習談到「尊重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現有社會制度」,展現溫和與善意的一面,雖然這句話三年前習接見連戰時曽講過,但蔡英文執政後卻是首次提及,而且放進十九大報告中。同時,習提到「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與蔡英文一再重申的「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也有某種程度交集。
例如陸委會張小月延伸蔡英文的意思說:過去卅年兩岸關係有起有伏,但雙方都願意把政治爭議放在一邊,追求交流互動,所以只要願意「求同存異」,就能為兩岸關係找到新機會,希望兩岸莫忘初心,共同合作,抱持「以民為本」理念,在新的變局中尋找兩岸合作新契機。
蔡政府的理解大抵是正確的。十九大權力已經穏固的習近平,確實有過去廿年中共領導人少見的彈性與魄力。他在十九大報告中分開談「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又說「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這已經不是硬梆梆的「一中原則」,而是包含了兩岸互動「歷史事實」的「求同存異」(台方是一中各表,中方則是一中原則)。習近平又回復了對台方的善意與期待。
事實上,過去卅年的兩岸交流,對大陸益處遠多於害處,中共實不必對台灣如此劍拔弩張。許信良在研討會中的分析就極中肯,他說:過去卅年,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台灣民主化的歷史進程,以及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交互重叠,台灣民主化(及資金產業西進)提供兩岸新關係的歷史動能,對「終止兩岸互相敵對舊關係,開展兩岸互相交流新關係」,是助力而不是阻力,是正面而非負面。
陸委會前主委陳明通也指出:蔡英文總統意圖透過「維持現狀」論述,擺脫過去兩岸政策只能在「抗衡」與「扈從」間做選擇;也就是要維持台灣不受中共統治、也不會宣布法理台獨、台海處於和平狀態的現狀。未來蔡總統兩岸政策只要有誠意(還要加上善意)的「守恆」,兩岸就可望展開「新的互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