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閉幕後不久,中國多地高校紛紛開始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機構。「習思想」在十九大會議期間被寫入中共黨章。
10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率先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此後,雲南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河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等至少20所高校紛紛成立類似的研究機構。
上周二(10月24日)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大上,近2300名代表通過了有關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成為黨的指導方針的決議。習近平也由此成為繼「開國主席」毛澤東和經濟改革設計師鄧小平之後,名字被寫入黨章的第三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
上周末,湖南師範大學宣布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該校黨委書記李民、校長蔣洪新擔任院長。人民網報道稱,蔣洪新在研究院成立當天表示:「我們不能躲在象牙塔裡做研究。學校要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強化學校立德樹人功能,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同時,把『立德樹人』的理念推向社會,組織大批專家、教授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廣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和宣講,服務基層,服務現實。」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也指出,研究中心在高校中將承擔一個特殊的任務——「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的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
去年12月初,中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表講話強調,中國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國情,因此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紮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他還明確指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要「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
當時德國之聲所做的一篇相關報道中,政治學者吳強指出,「一方面是希望中國高校能夠更加專業化,現在很多大學都拿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作為自己的目標;另一方面是希望『又專又紅』,防範這些高校在追求專業化的同時,變成所謂的自由主義陣地,要加上一個『紅』的緊箍咒」,吳強認為,追求世界一流和又紅又專根本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事情。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無法培養出真正具有批判思維能力的人才。
吳強說:「在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政治一是公民的常識教育,二是媒體和輿論的公共討論主題,任何公民群體、種族、宗教都可以在一個多元化的背景下進行理性的交流和辯論。這種討論是不依賴於意識形態的。而中國則是把高校作為一個意識形態的再生產基地,(中共)害怕高校裡生產出在官方意識形態之外的自由主義聲音,從而威脅到它的政權。」
作者: 德國之聲 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