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日前向對岸提出要找出兩岸最大公約數之建設性模糊,其主要內容包括找出兩岸互惠互利的最大公約數、不接受框架式前提、分階段循序恢復兩岸交流。陸委會並已恢復大陸商務人士來台作為釋放善意的第一步,並期盼大陸當局能落實相關協議。
建設性模糊主要是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與發展,同時呼籲大陸當局應當理解兩岸雙方制度與價值的差異,相互尊重務實對話解決問題及保持雙向交流良性互動;邱太三主委並認為,九二共識非建設性模糊,因為兩岸雙方對其內涵見解並不一致;蔡政府提出的建設性模糊與國民黨在李登輝時期所主張九二共識之創造性模糊,二者究竟有甚麼區別?殊值探討深究。
邱太三主委提出的建設性模糊並沒有獲得大陸當局的正面解讀,因為其太為空泛,故被認定為玩文字遊戲,然而,九二共識為創造性模糊,亦可說是建設性模糊,不妨可供参考。
所謂的建設性模糊(constructive ambiguity)乃係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所使用的用語,主要係指用於談判中,對於敏感而爭議不下的問題,故意使用模稜兩可的措辭,以滿足雙方的談判需求。這種做法,雖有助於談判達成妥協,但並沒有真正解決爭議,而只是擱置爭議的一種談判策略,既是策略,也因此大陸國台辦認為這只是玩弄文字,並無真正解決兩岸爭議的誠意。
然而,國民黨所提的九二共識,則是一種創造性的模糊,也有建設性模糊的味道,具有想像的空間與未來的期待性,這種模糊與建設性模糊同樣也是擱置爭議,但並非原地踏步,而具有積極的創造性,也有模糊的美感,其目的為了當時的需要,為了解決兩岸事務性談判的迫切需要,必須要擱置兩岸不必要的主權紛爭及國共爭正統性的糾葛;創造性的模糊是帶有誠意,期盼政治性的僵局不要影響事務性的兩岸交流。
蔡政府提出的建設性模糊與國民黨李登輝總統時的創造性模糊,有相同的部分,這是李登輝與蔡英文的精神傳承;也有相異的部分。首先,建設性的模糊是一種談判的策略,並非永久性找尋解決爭議的答案,它是消極性,也是防衛性;而創造性的模糊不只是談判的策略,它是一種方案的設想,並且這種設想並非天馬行空,同時,創造性的模糊帶有更多的積極性與創意性,有主動出擊的特點。
其次,創造性模糊是有所依據的,例如九二共識乃係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的依據,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就無法建設性的模糊;再者,無論是建設性的模糊或是創造性的模糊,都不是兩岸單方的表述與獨白,而是需要兩岸雙方具有一定的默契。另外,九二共識這種創造性的模糊是經過辜汪會談加以驗證,然而建設性模糊卻無法驗證與檢證。
因此,真正建設性的模糊應當是蔡英文政府設想出的兩岸「替代共識」,或是「九二共識+」或是「中華民族+」,這些才是積極的、具有談判價值與建設性價值,九二共識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卻不折不扣發揮李登輝時期兩岸創造性模糊的價值,故倘若民進黨真想與大陸展開協商談判,而非流於文字遊戲,那麼找出融合「建設性模糊與創造性模糊」的融合論述,或許才是展現善意與開啟兩岸正常良性對話的真正方式,建設性模糊缺乏大陸方面的議論及台灣內部的討論,期盼能早日找出建設性模糊與創造性模糊的融合物。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