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忠俊觀點:知書達禮勤儉持家的沈少雲與趙蘭坤

2021-04-06 06:30

? 人氣

作者分享連橫、沈筱雲夫妻伉儷情深的故事。(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作者分享連橫、沈筱雲夫妻伉儷情深的故事。(示意圖/取自Unsplash)

雅堂夫人沈筱雲女士生平概述

沈筱雲(名諱沈璈,字少雲,筱雲),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沈筱雲出身台南,是清末府城殷實商人「瑞興洋行」老闆沈鴻傑(字德墨)的千金。沈德墨極富生意頭腦,早期招募民工入山熬製樟腦,年產上萬擔,獲得巨利;他還引進機器在新營莊開設新式榨糖廠,將臺灣手工糖業推升至粗具現代工業效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沈家府宅立於台南府城北勢街(今台南市中西區神農街東段),是兩層樓五進的洋房。沈筱雲從小伶俐聰敏,自幼便與其弟沈少鶴(與連橫為台南浪吟詩社詩友)跟隨家庭教師學習四書詩文,又嫻熟會計,是「瑞興洋行」背後的帳務掌管。

1897年,沈筱雲時值24歲,與連橫(字雅堂)結縭。育有一子三女,分別為連夏甸(女)、連春臺(女)、連震東(男)、連秋漢(女)。因出生商人世家,故善於持家,讓夫雅堂先生可無後顧之憂,先後完成《臺灣通史》、《臺灣語典》等文史鉅作、及《台灣詩乘》、《劍花室詩集》等文學創作。在連橫為期三年的大陸歷遊,筱雲獨自照顧其母劉氏及三名子女,期間還遭遇次女春臺的突然夭折。筱雲知道自己丈夫非常疼愛子女,深怕連橫知道實情後不堪打擊,在信上並沒有提到這件事,只表示去鄉已久,老母思念,要他儘速回來而已。

二人間深刻的了解,誠摯的愛情,在幾首七絕,便可知道:〈三年鄉夢落觀河,大地風雲昔昔過。詩愈雄情身越健,此行足慰細君多。米鹽碎瑣家常事,文酒風流俠少時。我不封侯卿未老,青山招隱阻歸期。男兒鑄史女繡詩,武公之子乃爾奇。賴君為母兼為父,晝課男兒夜女兒。藏書已得九千卷,論史旁通廿五朝。從此潛心求絕業,名山風雨不飄搖〉。

另一首〈歸家事少雲〉,也充分看得出來連橫對筱雲深厚的感情及對妻子的感激:

三載浪遊所得何?百篇詩卷壓歸舟。昂頭太華山笑低,濯足溟滄水倒流。天以奇才錫憂患,我聞綺語散離愁。今宵酒綠燈紅畔,共倚闌干看斗牛。

民國25年(1936),連雅堂在上海患肝病去世,沈筱雲後遷與兒同住。3年後(民國28年,1939)沒於西安,享壽66歲。因其生前篤信佛教,兒子連震東順其遺願將她安葬於西安市南郊的清涼寺旁,「祖德遺芳」牌樓後。

沈筱雲女士之文采,可從其為《臺灣通史》所撰之後序窺知:

「雅堂夫子既作《臺灣通史》,將付剞劂,璈讀而喜之。已而歎曰:嗟乎!夫子之心苦矣,夫子之志亦大矣。始璈來歸之時,夫子方弱冠,閉戶讀書,不與外事。既而出任報務,伸紙吮毫,縱橫議論。又以其餘力網羅舊籍,旁證新書,欲撰《臺灣通史》,以詔之世,顧時猶未遑也。越數年,去之廈門,游南嶠,鼓吹擯滿,瀕於危者數矣。事挫而歸,歸而再任報務,復欲以其餘力撰《通史》。

每有所得,輙投之篋,而時又未遑也。中華民國既建之年,夫子矍然起,慨然行,以家事相屬,長揖而去。遂歷禹域,入燕京,出萬里長城,徘徊塞上。倦遊而歸,歸而復任報務,茶餘飯後,每顧而語曰:「吾平生有兩大事,其一已成而《通史》未就,吾其何以對我臺灣?」於是發篋出書,積稿盈尺,遂整齊之,每至夜闌始息。如是三年而書成,又二年而後付梓。嗟乎!夫子之心苦矣,夫子之志亦大矣。臺自開闢以來,三百餘載,無人能為此書,而今日三百餘萬人,又無人肯為此書。而夫子乃毅然為之,抱其艱貞,不辭勞瘁,一若冥冥在上有神鑒臨之者,而今亦可以自慰矣。然而夫子之念未已也,經綸道術,煥發文章,璈當日侍其旁,以讀他時之新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