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上述擁堵是更快得以清除還是繼續拖延,持續近一周的阻塞所帶來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這條水道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承載著全球13%的海上貿易和10%的海上石油運輸。
全球大部分的海運貿易都是透過將貨物裝進貨櫃裡來完成,這些金屬箱子被堆放在船上,用巨型起重機上下搬運,需要在精心編排的全球調度下輪轉。如果貨櫃沒能按時到達一個港口,就無法裝載運往另一個港口的貨物。全球本來就面臨貨櫃運力不足的局面,蘇伊士運河的堵塞又暫時讓這些箱子變得更加稀缺。
在此次堵塞事件中,瑞典家具巨頭宜家(IKEA Group)、開拓重工(Caterpillar Inc.)及小型零售商和製造商不是有貨物滯留在船上,就是面臨全球各地港口泊位和貨櫃稀缺等更激烈的競爭。出口商和進口商正在權衡保險索賠,總金額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
堵塞事件使供應鏈進一步承受壓力。近來由於疫情的原因,供應鏈本來就已壓力龐大,最近還受到了一系列彼此不相干的因素衝擊:汽車公司和遊戲公司都在搶購電腦晶片;德州2月一次寒流減少了塑膠的生產。
然後又發生了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
瑞士物流供應商Kuehne + Nagel International AG有相當於逾6萬個20英尺標準貨櫃的貨物受到了塞船影響,這些貨櫃內裝載著醫藥類客戶的貨物及各種消費品。該公司負責海運物流的執行副總裁夏赫特(Otto Schacht)估計,蘇伊士運河積壓的貨物將在五到八天清運完畢,某些貨物到達目的地時間將延遲多達18天。
鑑於連鎖反應的範圍更大,高層們預測,對於航行和裝載時間表編排緊湊的航運業來說,問題將持續到夏季。
夏赫特表示:「船舶計劃完全被打亂。」夏赫特表示:「後續影響將持續到6月份,直至所有船舶歸位。」Kuehne + Nagel正向客戶即時更新運貨船舶的位置和預計到達時間。該公司現在正在預定卡車,貨物到港後立即開始轉運,並與承運人和碼頭安排優先處理這些貨物。
在哥本哈根,全球最大貨櫃船運營商A.P.穆勒-馬士基集團(A.P. Moller-Maersk A/S )成立了一個15人危機管理團隊。截至29日,馬士基及其合作夥伴營運的32艘船滯留在蘇伊士運河,另有15艘船已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這將增加兩周的航行時間,並使每艘船額外增加數十萬美元的燃油成本。
當裝載著18000個貨櫃的「長賜號」撞向岸邊時,懸掛美國國旗、滿載美國軍事裝備的貨櫃船「快桅-丹佛號」(Maersk Denver)正跟在它後面。快桅的東-西航線負責人詹森(Lars Mikael Jensen)是第一批接到警報的人之一。他稱:「過去一年因疫情出現各種耽擱後,我的第一反應是糟糕,又是一場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