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太魯閣號日前撞上自邊坡滑落的「義祥工業社」工程車,造成列車出軌翻覆、50死200餘傷的悲劇,日媒在事發後不久就以號外、快訊等方式進行速報,隨著事件進展,後續報導甚至數度登上熱門新聞。除了日本首相菅義偉、前首相安倍晉三等政要均在推特上對傷亡者致意,《日本經濟新聞》日前也刊出駐台記者中村裕專文,認為這起事故展現出台灣悲哀的兩面性。
《日經》指出,雖然台灣成功阻止新冠疫情蔓延,在全球的半導體市場也建立起先進形象,但令人遺憾的是,因為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大型事故在台灣卻也接連不斷。這次太魯閣號出軌的悲劇,便將台灣難堪的一面再次暴露出來。根據台灣交通部的公開資料,台鐵出軌根本不是新聞。光是在2012到2019這8年間,台灣鐵路運輸在台灣鐵路管理局的管理之下,就發生了高達90次的出軌事故,可說類似問題只是年復一年不斷地重複。
《日經》指出,台灣的鐵道運輸在二戰之前是由日資所支配,戰後則由國民黨接收。由於國民黨在台灣的長期執政,享有獨佔地位的台鐵,也被認為成為一個充滿腐敗與特權的組織。雖說20世紀90年代,台灣一度出現台鐵民營化的呼聲,但在政治人士與工會的強烈抵抗之下卻是無疾而終。台鐵對於地方運輸舉足輕重,但其營運卻背負了超過30年的赤字,直到2019年12月為止,累積虧損竟然達到新台幣1177億。甚至有論者認為,長期虧損造成的資金不足與管理鬆懈,會發生這次事故其實並不意外。
不過這次的太魯閣出軌悲劇,《日經》認為也不全然只是台鐵一端的問題。因為台灣近年確實頻頻發生大型事故,包括2016年陸客搭乘的巴士大火,造成26名乘客全部罹難;2017年台北市則有觀光巴士翻覆,造成33死;2018年台鐵則在宜蘭發生普悠瑪號出軌事故,當時也造成18死、215傷。至於這兩年則有2020年11月的南投公車翻覆,造成1死20傷;今年3月觀光巴士在宜蘭的車禍,也有6死39傷。由此可見,台灣在安全管理方面確實發生問題。
《日經》認為衡諸歷史,台灣其實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台灣在戰後拚死尋找經濟成長的機會,如今則由成長為全球第一的半導體產業支撐著台灣經濟;然而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落後的企業,台鐵可說就是就是後者的代表。即便台灣因為台積電這樣的企業予人先進的印象,但許多年輕人因為低收入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也是台灣的嚴峻現實。加上「本省」與「外省」的社會分裂、進而延伸到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對立,台灣的種種問題也遲遲無法解決,因為雙方的想法直到現在依舊大相徑庭。這種現象拖住了台灣的改革腳步,這次的太魯閣號事故,也可說是在這種背景之下發生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