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設執行率偏低!政院訂審議預警退場機制 「紅、黃、綠」燈號警示

2017-11-16 18:52

? 人氣

國發會委員會今(16)日通過「公共建設計畫審議、預警及退場機制草案」,報行政院核定後,明年起即刻實施。(資料照,顏麟宇攝)

國發會委員會今(16)日通過「公共建設計畫審議、預警及退場機制草案」,報行政院核定後,明年起即刻實施。(資料照,顏麟宇攝)

政府財務不佳,能爭取到預算的公建計畫都是萬中選一,惟統計顯示,國內公共建設執行率多偏低。國發會委員會今(16)日通過「公共建設計畫審議、預警及退場機制草案」,報行政院核定後,明年起即刻實施。相關機制審議、預警、退場環環相扣,意在提醒相關部會日後提報公共建設計畫皮得繃更緊,否則一旦計畫半途而廢,非但沒有苦勞,說不定還會被懲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考核處處長:公共建設預算占政府預算一半

國發會管制考核處處長李奇表示,會針對公共建設計畫著力,主要是因公共建設計畫預算龐大,幾乎每年都占了政府所有預算的一半;以今年1至9月底為例,行政院所屬機關所列1334項計畫整體所編預算8790億元,其中公共建設就就占了328項、4366億元,經費比例正好約一半,舉足輕重由此可見。

無奈受到施工環境惡劣或天災不可抗力、用地取得因民眾抗爭等原因落後、工程流標、廠商管理不良或停工解約等各種非人為及人為因素,公共建設整體執行率始終為人詬病。以近5年為例,公共建設執行率都只有83~91%之間,換算每年平均約有500億元預算,未如預期投入市場。

國發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處長郭翡玉表示,國發會委員會今天針對公共建設通過的效率提升機制包括:「審議、預警、退場」三大部分。首先就審議部分,過去國發會對各部會提出的公共建設計畫,會邀請相關部會開會討論,並帶點出計畫缺點及建議後報院,由行政院發回各部會修正後再提出,公文往返曠日費時是常有的事。

新訂機制實施後,國發會對相關部會提出的公共建設計畫,除了審議,也會提供各項行政協助、建設性意見,也就是從單純審議者的角色,轉換成審議+協助者,設法讓原本有缺失的計畫變得更具體可行,再逕行報院核定。

至於預警部分,李奇說,一項公共建設計畫執行期限可能是3年、5年甚至10年以上,期間隨時可能發生可能狀況,有些只要早點排除,就能將損失降到最小,然後令計畫繼續執行;有些則可能必須要求計畫中途退場,以求設下停損點。

「紅、黃、綠」燈號代表「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

因此,未來國發會希望能針對執行中的公共建設計畫,以「紅、黃、綠」燈號分別代表「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按季進行滾動式檢討,最後再總結成年度燈號;舉例說,若一項公共建設計畫連續兩年都被提報為「紅燈」,就有可能成為行政院優先選定退場的計畫對象。

李奇解釋,其他可能會被列為「留校查看」對象的執行中公共建設計畫,還包括:計畫核定後一年內都未有任何進度者;主管部會提出計畫修正審議時,自評已無執行必要,或因故無法執行計畫者;以及國發會查核計畫時,發現執行單位已明顯無法達成計畫目標、已無執行必要,或無法執行計畫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天如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