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腐敗、治理不善等因素,伊朗經濟多年來舉步維艱,美國制裁更是雪上加霜。全國的通貨膨脹率、失業率節節攀高,貨幣匯率則持續探底。在制裁令下,許多西方貨物只能迂回輾轉進入伊朗,進一步推高了價格。與此同時,中國產品則依舊物美價廉,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都在大舉拓張伊朗市場。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伊朗的最大貿易伙伴。
不過,伊朗民眾依然更相信西方國家的商品。德黑蘭街頭的商鋪往往會打出"德國製造""義大利生產"的標語,而"中國製造"字樣則仍然只會出現在商品標簽上。企業咨詢師拉扎吉對德廣聯記者指出,這是因為許多伊朗的商人、工程師都有留學歐洲的經歷,"對這些人而言,歐洲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只要可能,伊朗人還是更願意和歐洲人做生意。"
但是在制裁令解除之前,歐洲企業暫時難以重返伊朗市場。本輪圍繞伊朗核問題的談判4月6日才剛剛開始,與會的主要是伊朗、德國、法國、英國、俄羅斯、中國以及歐盟的外交官。美方代表並沒有加入集體談判,而是參加了幾場單獨會談。此輪談判的主要目的是讓美國取消制裁、重回伊朗核協議,從而換取伊朗放棄其核武器研發計劃。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文山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