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民主黨建制派的拜登竟然帶頭重拾凱因斯,還是讓人有點意外,畢竟他在1973至2009年的36年參議員生涯中都是經濟溫和派,而那段期間也剛好是新自由主義的崛起與高峰。
但拜登知道,當下的危機必須當機立斷,錯過了時間,經濟衰退就會變成經濟蕭條。因此他讓武漢肺炎紓困方案撥一大筆錢,直接援助那些因為無法在家工作而受疫情衝擊最大的人。
2008年後的復甦,因紓困規模縮減而陷入多年低迷
在此同時,民主黨也深記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之後溫和復甦的慘痛教訓。當時他們在國會中跟共和黨妥協,縮減了經濟刺激的規模,成功避免了經濟衰退,卻使美國多年陷入低迷。勞動參與率在歐巴馬任內大幅下降,財富不平等上升,最後這些問題助長了民粹主義,讓川普這匹黑馬在2016年抓準機會入主白宮。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今年1月表示,「做得不夠用力,顯然比用力過頭還要危險很多。2008年至2009年的故事告訴我們,國會應對金融危機時如果過於畏首畏尾,會付出什麼代價。」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是白宮決定舉債刺激經濟過程中的關鍵人物。她採取許多凱因斯的洞見,認為應該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促進充分就業、經濟強勁成長,甚至用這些工具讓財富比現在更平等。新自由主義者很討厭通膨,但她認為有些事比通膨更重要。
葉倫在參議院的提名聽證會上,以她小時候在紐約家中地下室觀察醫師父親治療病人的經驗,簡介她的經濟學核心信念。
如今人人(幾乎)都是凱因斯主義者
「他會處理患者的整體狀況。他重視對方過著怎樣的生活,是不是被開除了,是不是付不起錢。我也一直想用同樣的方法來做我專長的經濟學,用經濟學讓人們過得更好。」
她承認大規模刺激經濟將加重債務負擔,畢竟美國的債務在2020年已超過27兆美元;但她認為由於目前利率位於歷史低點,長期來看舉債的效益遠遠超過成本。
這意味著美國在短期內可能會出現1980年代以來最快速的GDP成長。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估計美國今年經濟將成長6.5%,這個數字是該組織在2020年12月預估的2倍。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首席美國經濟學者達科(Gregory Daco)則認為經濟成長可能達到7%,增加700萬個工作機會。
紓困計畫把重點放在決定經濟能否復甦的關鍵:低收入家庭。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估計,該機會將使最貧困的家庭增加20%的收入,最富有的家庭只增加1%。低收入者比高收入者更可能花掉天降之財,給整體經濟打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