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中國迫害人權?犧牲運動員權益?德國在野黨議員呼籲抵制北京冬奧遇兩難

2021-04-19 18:10

? 人氣

弗萊塔格認為,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和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也都發生過抵制,不過「最終都只是淪為以運動員為代價的無意義乒乓」。當年,西方民主國家對1980年的莫斯克奧運先發出抵制,後來以蘇聯為首的東方共產集團也在4年後的洛杉磯奧運「反抵制」,此後國際社會對於體育賽事祭出「抵制」手段也更加謹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2022年北京冬奧籌備情形。冬季奧運(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2022年北京冬奧籌備情形。冬季奧運(AP)

不過弗萊塔格也強調,這並不代表民主國家的政府不該表態:「政治與體育的表態當然非常重要,而且能夠帶來真正的影響,比方說今年年初,關於白羅斯本來要舉辦冰球世錦賽的相關討論。」弗萊塔格說的是今年1月,白羅斯舉辦冰上曲棍球世界錦標賽的資格遭到取消。除了疫情因素以外,該國政治局勢動盪也有關係:白俄羅斯現任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被認為在去年的大選舞弊,白俄羅斯的反對派與民間團體也因此在先前不斷呼籲取消主辦資格。

2020年11月,白羅斯(白俄羅斯)民眾持續進行大規模反政府、反獨裁強人盧卡申科的示威(AP)
2020年11月,白羅斯(白俄羅斯)民眾持續進行大規模反政府、反獨裁強人盧卡申科的示威(AP)

為何現今大型運動賽事常遭抵制?

除了白羅斯的冰球錦標賽、中國的2022冬奧以外,過去也傳出幾波呼籲抵制2022世足賽的聲浪,這場預計將於2022年11月於卡達舉辦的世足賽,同樣因為人權問題受到外界關注。為何現今的大型運動賽事常遭抵制?或者另一個問法:為何現今大型運動賽事的主辦權,經常落於專制政權手中?

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非國際委員會偏好這些政權,事實上,部分是因為歐美民主國家的公民,常藉由公投來決定不要成為相關賽事主辦國。僅在過去十年中,德國的慕尼黑、漢堡、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加拿大卡加利、義大利羅馬、挪威奧斯陸以及瑞士伯恩,都由該城市居民決定不要申請成為奧運主辦國。

在此趨勢下,這些大型賽事變越發有可能在相對獨裁的國家舉辦,因為那裡的人民相對缺乏向政權說不的管道。另一方面,若還要考量應尋找有相應財力的主辦國,選擇更變得寥寥無幾。然而,抵制手段是以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為代價,這使得民主國家政府感到兩難。

外交專家:在現場抗議或可解決兩難

《世界報》(Die Welt)外交政策首席記者菲爾金(Clemens Wergin)專文中表示,抵制賽事無疑是要運動員替國際奧會錯誤的決定(指將主辦權授與中國)付出代價,然而奧林匹克運動會又不僅僅是運動競技,而更關乎精神及價值的傳遞,在此情形下,現場的和平抗議或許是個好的辦法,儘管《奧林匹克憲章第50條指南》對運動員發出政治表態一事作出部分限制。

然而,在過去,奧林匹克委員會便曾經因為運動員在領獎時作出政治表態,而將運動員逐出奧運會。最著名的一次事件發生在1986年,兩名非裔美國籍的運動員史密斯(Tommie Smith)與卡洛斯(John Carlos)在分別獲得田徑200米的金牌與銅牌後,在頒獎儀式上舉起帶著黑色手套的拳頭,這樣的舉動卻導致運動員被逐出當屆奧運會。對此,菲爾金寫到:「但若是2022年的獲獎者被委員會從奧運會逐出,重演著名的1968墨西哥市黑人權力致敬事件呢?無法接受。若再次發生這種事,將是國際奧會再一次向中國卑躬屈膝。」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