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觀點:從獨裁者到台獨「國父」
接下蔣經國執政權柄的李登輝,為推動民主化與地方派系與財團結盟,形成派系政治與金權政治,愛跟政商名流打高爾夫球。但李登輝對蔣經國從無惡言,他曾多次說過,如果不是蔣經國打下了基礎,繼任者就很難在台灣推行民主制度。
陳水扁執政首次政黨輪替,大力推動「去蔣化」風潮。介壽館牌匾改為總統府、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中正國際機場改名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大中至正」牌樓改名「自由廣場」。陳水扁政府還要原在桃園慈湖的兩蔣移靈,安奉在五指山公墓,但蔣家意見分歧最終未果;蔣家更擔心兩蔣日記可能不保,因此在2004年把兩蔣日記送到美國史丹佛大學暫存。
因為蔣經國的執政團隊清廉刻苦自持,為台灣奠下雄厚經濟基礎,特別是晚年加速推進民主化,為台灣政治留下長治久安基礎。陳水扁深知小蔣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把「去蔣化」只限縮在蔣介石,而不及蔣經國,但也引不起廣大民眾共鳴;扁連任後走「一邊一國」路線,但他的政治危機同時陸續引爆,最終遭到民意反撲。
綠營眼中的蔣經國很複雜,既是情報頭子,也是民主推手。蔣經國利用警總鎮壓異議分子,例如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等對;但小蔣晚年又開放黨禁、報禁,也才有後來的民進黨。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者吳乃德於2003年一篇〈回憶蔣經國、懷念蔣經國〉論文,挑戰西方研究者常用「威權統治」,直指蔣經國是「獨裁者」。吳乃德認為,蔣經國統治台灣近40年,可是相較於其他的獨裁者,他的真實面貌很少被了解;而獨裁者的日記都是為了政治宣傳。文中還指蔣經國「從不讀嚴肅的著作」。
「中華民國台灣」
繼李登輝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和陳水扁的「中華民國是台灣」之後,蔡英文在2018年首度提及「中華民國台灣」,把過去「中華民國(台灣)」中的括號拿掉,加強台灣的象徵意涵。民間史學者汪浩比蔡英文走得更遠,蔡英文只提出「中華民國台灣」這個名詞,汪浩為「中華民國台灣」充實歷史論據與理論基礎。
汪浩在《意外的國父》書中的「國父們」,即是戰後台灣的3位領導人:蔣介石、蔣經國與李登輝。蔣經國推行「反共、親美、保台」的「蔣經國路線」,力抗鄧小平「一國兩制」統戰攻勢,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將兩岸定調為地位對等,並將外交政策中心定為「確保美國忠實執行《台灣關係法》」,對內則推動「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合而為一。
汪浩認為,蔣經國說「我來了台灣40年,我也是台灣人」這句話具有「深遠政治意義」,在於促進「中華民國=台灣」的認同;從這個角度,他認為蔣經國也是「意外的國父」。不過,汪浩飽受質疑的是:國父的定義是什麼?真的需要「國父」嗎?而且,真的是「意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