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北市公有電動車充電車格僅368格,建置速率遠遠比不上電動車增加速率。雖然電動車希望所有車主都能在家裡設置充電設備,不過目前國內有不少老舊社區仍難設置,有些是管委會有疑義,有些則是民眾所居住的地方沒有屬於自己的停車格而難以建置。為了讓車主都有位置使用公有車格充電,北市府日前表示,要將公有停車場充電車格採取差別費率,未來停入停車格充電每小時會加收10元,如果停入卻未充電,則每小時要加收20元。對此,電動車車主也有正反不同意見。
相較剛上市時的天價,近年來電動車有逐步降價趨勢,電動車數量逐步上升。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截至今年3月,全台共702萬7428輛小客車,登記在台北市計有73萬1947輛,而電動車全國共1萬2866輛,其中登記在台北市電動車(純電動車與電動增程)共計4635輛,高居全國第1,遠超過第2名台中市的1760輛1倍以上。(延伸閱讀:北市補助社區電動車充電設備 建管處:上限300萬)
台北市電動車增加速率快,但北市有不少房屋屬老舊建物,要在家充電成為一件困難的事。第一個關卡就是要有自己的停車位;第二則是要在停車場內拉出電路、裝設充電樁,這也讓不少車主卡關,因而需要到停車場或業者提供的充電站,例如特斯拉提供的充電站充電。但公有停車場的充電格位卻未與電動車同步成長,截至今年3月底,台北市公有停車場館僅有368格充電格位,在各停車場中,大部分設置都未滿5格,也常造成油車占用,或電動車未充電卻占位,又或電動車充完電卻沒開走的狀況。
對此,台北市府決定,將對公有停車場的充電停車格採取差別費率,若電動車充電,將比一般車位每小時貴10元,未充電則貴20元,希望能增加周轉率。
對此,北市電動車車主各有不同看法,目前國內電動汽車中,大多數都還是特斯拉為主,車主吳先生表示,自己平時在家充電,因為平日上下班的路途,在家充電就足夠,但現在電動車雖然還是高價,但也是越來越便宜,最低只要100多萬就買得到,所以很多人都買得起,因而充電樁當然會有不夠的問題。
吳先生指出,自己有2個住處,1個是老舊社區,因為管委會不同意,所以只能把出電設備裝在另一處新成屋,有留好電源線,所以把充電樁安裝在新家,充電樁也花了十幾萬元。吳先生提到,他比較早買電動車的,以前在外面充電比較好找充電樁,現在則是較困難,因為很容易都被占滿,對於市府推出差別費率,在外充電會更貴,吳先生認為,應該會讓電動車的吸引力降低,因為當初買車的時候,很多地方充電都不用錢,現在無論超級充電、公有停車場都要收費,意願的確會有影響。
「充電的確是越來越不方便」
而住在新北、在台北上班的朱先生則是在外充電一族。朱先生表示,他住在老舊公寓沒辦法裝充電設備,因此不是選擇去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就是在工作地點的公有停車場邊停車邊充電。
朱先生表示,充電的確是越來越不方便,因為新車數量一直在攀升,常常位置被汽油車占用導致無法充電。朱先生認為,即使每小時加價10元,還是會比去超充站便宜,因為超級充電站是以度計價,目前每度約7元至9.2元不等,而汽車從0充滿50到100度不等,如果有停車需求,可以邊充電邊停車,據他使用的經驗,公有停車場的充電速度可以調節,可以計算時間後讓它慢充,也可能不會有充完電又要多繳10元的狀況,但朱先生認為,根本的問題還是要解決不能在家充電的問題,因為很多老舊公寓社區,很多管委會或鄰里會有顧慮。
另1位家住台北的楊先生則表示,他本身有汽油車,也有電動車,電動車雖是未來趨勢,但現今還是燃油車占大多數,如果可以,應該可以透過數據收集決策設置比例會比較有效益,另外一般油車占用充電車位應該要有管理手段,贊同依據停車時間加收電費,因為使用者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