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疆維吾爾人遭受的殘酷待遇,海外的一些中國漢人知識分子開始在社交媒體等平台發聲,反思漢人作為主體民族,被中國政府的民族政策給予的身分優勢。他們鼓勵其他的海外漢人也能意識到自己在中國生活時擁有的隱性「特權」。
在美國,過去一年以來,黑人男子佛洛伊德之死和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引發了大規模針對種族問題和白人「特權」的反思。這些海外漢人知識分子雖然是美國或其他居住國的少數族裔,但在中國成長和生活時,他們是佔據人口絕對多數和擁有最多資源的主要群體,與白人在西方社會所處的位置較為相似。於是,一場由白人「特權」討論而引發的漢人「特權」討論在知識分子之間展開。
美國關於族裔關系的討論中常用「種族」(Race),而中國更多使用「民族」(Ethnicity)。兩個概念有各自不同的定義,但都被用來對人群進行劃分。種族多指先天遺傳的生理特徵,如膚色和相貌等。民族則指擁有共同文化、習俗、傳統、歷史背景的群體。在美國的公共討論中,種族與民族的概念常被互換使用。
來到美國的中國漢人,對少數民族感同身受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部研究員王亞秋一直在關注新疆維吾爾人的境況。但在中國浙江省長大的她坦言,小時候幾乎沒有見到過維吾爾人,也完全不知道少數民族所受到的歧視。不僅如此,她承認曾一度相信少數民族受到了比漢人更優等的對待,比如高考加分。
「這其實說明了壓迫和歧視的嚴重性,嚴重到主體人群都不知道這是一個問題,」 她對美國之音表示。
但來美國上學後的經歷改變了她的看法。她說,在學校上課時使用不是自己母語的英語增加了學習的難度,讓她聯想到了在中國不以漢語為母語的少數民族。與在美國的王亞秋一樣,那些少數民族的孩子需要通過掌握一門第二語言才可以在中國成為升學或是應聘的有力競爭者。
盡管王亞秋是移民,而維吾爾人是在中國長大的公民,但她對學習並使用第二語言的困難感同身受。
此外,作為生活在美國的亞裔,王亞秋說她也曾被喊「滾回中國」(go back to China),於是更能理解維吾爾人和藏人等在中國被另眼相看時的心理感受。
比照自己在美國和中國的生活經歷,王亞秋不久前在語音聊天平台Clubhouse上發起了一場相關討論,名字叫做「漢人是中國的白人嗎?」。
這個標題來自一位康奈爾大學中國學生在導致6名亞裔女性死亡的亞特蘭大槍擊事件後不久發表的同名文章。
文章中,這位名叫Weifeng Yang的學生把「美國白人」與「中國漢人」做類比,認為正如「美國人」常常被與「美國白人」畫上等號一樣,「中國人」這個概念也常被默認為「中國漢人」。他認為,雖然漢人在美國是少數族裔,但在中國卻是佔據優勢的民族。他希望生活在海外的漢人在為自己的權益發聲的同時,也可以換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