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指出,國際間綠色金融發展已行之有年,目前全球有105間銀行加入「赤道原則」及130家以上的銀行加入「責任銀行原則」(PRB),赤道原則鼓勵銀行應承擔一定程度的環境與社會責任,不提供資金給對環境、社會有不良影響的企業;PRB則是針對銀行業務層面融入永續發展元素,為金融業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要指引。
從化石燃料產業撤資已是金融業的共識,除了負面表列「不投資化石燃料相關產業」之外,也開始建立正面表列,對於致力降低碳排放、減少耗能及污染、引進環保設施的企業提供融資協助及條件優惠。另一方面,由金管會協助提供指引,例如近期與環保署合作,參考國際做法,研議建立環境永續分類標準,協助企業及金融業釐清永續活動範圍,讓更多永續經濟活動得到金流的挹注。「一旦綠色金融機制建立起來後,ESG就不再是空中樓閣。」溫麗琪強調。
富邦Run for Green,實現低碳目標
邱淑貞認為,「金融業是受社會大眾高度期待的行業,金融機構可以從授信端、投資端,間接引導企業重視環境的問題,發揮正向的影響力。」例如連續4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成分股的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將ESG落實在營運業務上,例如台北富邦銀行於2017年簽署赤道原則,納入各項ESG評量指標,促使授信對象重視環保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更積極擴大綠色金融,風電授信融資金額及件數居本國銀行之冠,並於今年推出「永續指數連結貸款」,為企業實踐ESG承諾提供有力支持。而富邦產險是台灣最大的綠能保險業者,2020年承保超過1500件再生能源,保費收入達890億元。
林茂生指出,2021年為富邦成立60週年,揭示全新的品牌理念「正向力量 成就可能」,聚焦「低碳、數位、激勵與影響」四大策略,並發起「Run for Green」ESG倡議計畫,除將為長期贊助的馬拉松跑者種下10萬棵樹,透過賽事的影響力,和民眾一起「奔向綠色」;更從核心本業呼應低碳投資,與綠色金融、責任投資等世界潮流緊密結合,以金融的力量導引產業邁向低碳。
林茂生進一步表示,在「低碳」方面,透過金融投資、放款、商品與專業服務,協助客戶提升ESG績效,建立低碳營運模式,推動綠色金融在2025年達2.45兆元;在「數位」方面,持續提供創新服務與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與使用率;「激勵」主要是提供全台4.5萬名員工友善健康的幸福職場;「影響」則是透過教育推廣、健康促進、弱勢關懷三大主軸,2025年創造160萬人次影響力,串連社會正向的力量,創造社會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