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去年提出新住民子女培力政策,喊出「娘家外交」,當時,潘文忠部長表示,「二代人力是新南向非常重要的資本,教育部透過新住民語言保存、寒暑假回到媽媽的原居地娘家返鄉溯根及國際職場等計畫,培育新住民子女成為新南向尖兵」。希望透過鼓勵新住民子女返鄉溯根及職場體驗,參與東南亞語課程及修習台商產業所需知識,盼能串連起新南向的橋樑。
然而,經過一年後新南向「娘家外交」的成效為何?根據媒體報導指出,2600多人中僅6人具新住民身分,將分別赴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及新加坡等地研修或職場實習。也就是說,106年僅6名新住民學生參加,因而教育部在立院質詢時遭到立委質疑「娘家外交」成效不彰。對此,教育部則回應,「與大學開會時,各校國際長反映,新住民學生不願承認自己的身份,推動時形成困難。」
教育部更進一步表示,成效不彰的主要原因為,「包括新二代在大專校院的人數不多,105學年度,全台新住民大專生約1萬4千多人。此外,目前身分證及入學資料均能顯示原住民,卻看不見新住民身分,學校也無從得知,使得計畫無法對準特定族群,且新住民學生得知訊息,可能也不願凸顯身分。」
換言之,教育部推動新南向「娘家外交」未考慮到身分認同的問題,導致新南向「娘家外交」成效不彰。究竟要這批新二代認同台灣社會?還是認同其母國社會?這批新二代已生活在台灣,甚至積極地融入到台灣社會與歷經文化洗禮,在身分認同上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相關「政策」的資源分配,卻硬要他們回歸母國血統,這般的族群劃分,相信大部分的新二代不會願意配合凸顯其新二代的身分。
東南亞書店「燦爛時光」創辦人張正曾在網路上撰寫「別再『通緝』新二代!」,其表示新南向政策啟動,社會開始正視新住民議題,於是全台一窩蜂尋找新二代、追捧新二代,但不管「新二代」、「土二代」都是台灣的希望。配合新南向政策,政府、學校、媒體、NGO分頭撒下了天羅地網,「新二代通緝令」正雷厲風行!
其文中提出的「新二代」為新住民二代、「土二代」為「非新住民二代」,張正認為,雖然「新二代有先天優勢」,但在做法上,尤其是公部門的資源,則應避免以「血緣」作為分配資源的標準。
簡而言之,新二代已在台落地生根,不宜用血統來劃分族群界線,以避免給人「貼標籤」的過程,甚至創造出「陌生人」的距離感。倘若未來新南向「娘家外交」補助對象仍只限縮於「新二代」,不僅新二代的參加意願度不高,也可能造成新二代和台灣學生之間的對立。教育部應當思考身分認同的問題,才能避免原本出發點是善意的政策,到最後下場卻是成效不彰,並讓人為之詬病。
*作者為奇策盟文宣部副主任、台大國家發展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