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進退維谷
有分析認為,企業對於是否抵制北京冬奧陷於兩難境地,一方面要向中國以外的消費者,表現出關注人權的形象,另一方面則要避免得罪北京,以免被中國市場拒於門外。
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台灣中亞學會秘書長侍建宇相信, 對於國際品牌來說,抵制北京冬奧是艱難的決定。
侍建宇說:「經濟杯葛也不見得是政府說了算。政府要在桌面下跟廠商討論。這些廠商和美國政府和本國政府都有千絲萬縷的政商利益。他們也會提出:『你要拿什麼賠給我?』。美國之前因為新疆的議題對中國已採取了很多貿易相關的制裁,包括前一陣子討論的新疆棉花的問題。廠商如果招致損失,你現在還要叫它進行杯葛。它一定會跟美國政府說:『你拿什麼來還給我?』畢竟商人是講商業利益,不是講人權問題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夏季奧運會曾連續兩屆出現大規模抵制行動。1980年,美國和多個國家聯合抵制莫斯科奧運,抗議前蘇聯入侵阿富汗。前蘇聯爲這屆奧運投入了大量資源和人力物力,最後卻只有80個國家參與。四年之後,前蘇聯以牙還牙,帶領東歐集團等接近二十個國家退出美國洛杉磯奧運。
北京冬奧成莫斯科翻版?
今年二月, 全球180個人權組織組成國際聯盟,呼籲各國關注中國人權狀況,抵制北京冬奧會。國際聯盟表示,國際奧委會在2015年授權北京主辦冬奧會,認為會成為促使北京進步的催化劑。但實際情況似乎並非如此。一些觀察人士以中國圍捕香港民主抗爭者,在西藏數以千計藏人政治犯面對酷刑,新疆有至少180萬維吾爾人被關押在勞教營等實例說明,中國無意改善國內人權。
各界發出強烈的反對呼聲,使人關注,北京冬奧會否成為莫斯科奧運的翻版。
侍建宇認為,冬季運動強國以北歐等西方國家為主,估計這些國家的運動員未必會響應聯合抵制北京冬奧的號召。
他說:「美國能否動員優秀運動員全面杯葛北京冬奧其實是有疑問的。如果這些國家不見得願意的話,等於不會成功。如果美國沒有辦法成功杯葛(抵制)冬奧的話,還不如不做。現在美國(裴洛西)的講話大概是朝不全面杯葛的方向來走。」
洛杉磯將於2028年再度舉辦夏季奧運會。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無論美國是否抵制北京冬奧,又或者以什麼形式抵制,相信七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並非考慮因素。
蘇紫雲對美國之音說:「因為當時(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冷戰時期,全世界基本上分成兩大集團。當年的共產集團是(前)蘇聯老大哥說了算。從現在的世界格局來看,中國的確有它的影響力,但是剛性影響力可能並不如當年的蘇聯集團。即使美國全面抵制北京冬奧,北京反過來要報復的話,所能號召的國家可能遠不如1984年(前)蘇聯抵制洛杉磯奧運的那種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