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之外—私費化「公共善」《民主的價碼》選摘(3)

2021-06-18 04:40

? 人氣

略檢視政治基金會,不少國家對政黨和政黨政治獻金設有規範,對基金會則無,任由它們隨意花費捐款者的錢。(圖/pixabay)

略檢視政治基金會,不少國家對政黨和政黨政治獻金設有規範,對基金會則無,任由它們隨意花費捐款者的錢。(圖/pixabay)

現行的私費選舉民主制有三大缺失。首先,政治獻金不只主要來自社會的頂富階層,而且(只有)頂富階層出的錢大多由政府買單。其次,這套制度給予保守政黨的好處遠大於其他較不保守的政黨。第三,許多國家不只允許個人,也允許企業捐款,而不論左右派執政,採行的公共政策多少會受政治獻金影響,即使理論上應該以多數人民的偏好為依歸。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新型「貪瀆」,並以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和德國的菸業遊說為例,批評政治獻金有如「癌細胞」,吞噬了民主政治的選舉之肺。其正確與否姑且不論,但有一點肯定沒錯,那就是目前在許多民主國家,錢的聲音都比人民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是只有政黨和選舉政治獻金會有這三項缺失。對亟欲左右選舉結果和公共討論走向的人來說,還有其他管道可以利用,不僅可能有效,而且往往更不受規範。其中首先就是智庫與媒體。既然選票之戰獲勝不易,何不提前一步贏下理念之爭?

喬裝成智庫的私費民主?

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限制個人或企業可以捐贈多少錢給政治基金會或智庫,就連政黨和選舉政治獻金受到嚴格規範的國家也不例外。而我們至少可以說,這些思想實驗室在帳目透明度上不是全都無可挑剔。

有些國家明文規定政治基金會和智庫不得直接助選。譬如法國就規定唯有符合選舉法定義的「政黨」或「政治團體」才得籌措資金參與選舉,並必須符合募款與帳目透明的相關法令。然而,政治基金會和智庫實際上會參與民主辯論,不時藉由宣揚理念、出版研究與報告或大量媒體曝光來左右辯論走向。除此之外,它們還時常自詡為公共政治討論的推動者。

德國智庫:有錢又有制度

在公共補助智庫方面,德國顯然是走得最遠也最快的國家。政府自1967年就開始補助這些以政黨基金會(parteinahe Stiftungen)為名而廣為人知的組織。但和法國不同,這些智庫都直接隸屬於政黨,例如盧森堡基金會(Rosa Luxemburg Stiftung)附屬於左翼黨、艾伯特基金會(Friedrich Ebert Stiftung)附屬於社會民主黨、伯爾基金會(Heinrich Böll Stiftung)附屬於綠黨、艾德諾基金會附屬於基督教民主聯盟、賽德爾基金會(Hanns Seidel Stiftung)附屬於巴伐利亞的基督教社會聯盟、瑙曼基金會(Friedrich Naumann Stiftung)附屬於自由民主黨。德國智庫更像是政黨外圍組織,在公共論壇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此外,德國智庫的歷史也比法國智庫長遠許多。比起法國主要政治基金會多半成立於2000年前後,不少德國智庫早在二戰之前就已成立,譬如艾伯特基金會就成立於1925年。當然,這些智庫在當時的角色和現在有所不同,比較像是政黨學校,以培訓為主要任務,尤其在二戰結束之後創立了大量公民教育方案。例如1964年成立的艾德諾基金會前身就是基督教民主公民教育中心,於1956年成立後不久便轉成了政治學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