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政府支持生技產業作為防疫產業鏈的一環,超前部署的「篩檢系統」在新冠疫情升溫時發揮成效,「得來速」篩檢成為國際馳名的防疫妙招。英國《經濟學人》12日發行的最新一期,介紹了南韓生技公司如何將疫情危機化為轉機,為產業注入一劑強心針;並說明在後疫情時代,精於代工與生產篩檢試劑的生技公司,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難殺出重圍。
篩檢試劑超前部署
直到2020年初,Seegene還是一家中等規模的醫療篩檢試劑供應商,年銷售額約為1.1億美元(新台幣30.4億元)。同年1月27日,Seegene執行長 全宗允(Chun Jong-yoon,音譯)和其他醫療生技公司的負責人,被政府召集參加緊急會議。當時中國剛爆發不明原因傳染疾病,武漢被迫封城。
南韓政府詢問這些公司是否可以迅速研究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試劑,並且願意大力協助開發。疫苗、醫藥生技產品的研發攸關人命,以往研發過程通常需要至少10年,但取得臨床試驗等各項許可的時間若耗費太久,也無益於防治急性傳染病。
在新冠疫情之前,南韓政府就透過賦稅優惠、合作夥伴關係、研發補助,來大力扶植生技行業發展,所以南韓生技業2019年度獲利成長7%,是全國GDP成長率2倍以上。
此外根據南韓生技政策研究院「2019生技白皮書」,歐美、日本等地區早已著手修訂生技產業管制法令,以避免技術及產業發展受到阻礙;而南韓雖然法令修訂還在進行中,但已就管制規定及批准許可標準上達成共識,因此有助南韓政府彈性因應新冠疫情。
接獲政府要求之後,Seegene立刻停止數十條生產線的,召集多數人力研發新冠病毒篩檢試劑。2月4日,南韓出現第16例確診之際,政府批准首爾Kogene Biotech公司生產的第一套檢測試劑;8天後Seegene也獲得政府許可。不久之後,當大邱市爆發多起群聚感染,Seegene也進入緊急模式,「我們停止其他生產活動,把所有資源投注於對抗新冠疫情,」全宗允說道。
Seegene的員工日以繼夜地工作,許多人為了通勤方便連家都不回,在辦公室附近找飯店過夜。幾周內,該公司的篩檢試劑供應量大增,不僅能滿足南韓國內需求,還能出口數百萬套給全球數十個國家。Seegene顯然藉著疫情發了大財,2020年底的銷售額暴增至10億美元(約新台幣276億元),淨利潤為4.4億美元(約新台幣121.7億元)。
南韓其他生技公司也藉著疫情注入了強心針。現在南韓創業板市場KOSDAQ指數,中型企業裡面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當中,有5家來自生技業,而在2019年底時,只有2家生技公司躋升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