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該網路貼文是早在4月初時,原創作者「好心的旅行家」即貼出了《躺平即是正義》,其原文如下:
「兩年多沒有工作了,都在玩,沒覺得哪裡不對,壓力主要來自身邊人互相對比后尋找的定位和長輩的傳統觀念,它們會無時無刻在你身邊出現,你每次看見的新聞熱搜也都是明星戀愛、懷孕之類的『生育周邊』,就像某些『看不見的生物』在製造一種思維強壓給你,人大可不必如此。我可以像第歐根尼只睡在自己的木桶裏曬太陽,也可以像赫拉克利特住在山洞裏思考『邏各斯』,既然這片土地從沒真實存在高舉人主體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製造給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註:該則貼文已被下架)
豈料,這樣一篇看似戲耍的自謔短文竟然引起網路大面積關注。在中國的知識論壇「知乎」上,有人響應地刊出「躺平主義」並號召「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消費」、「維持最低生存標準,拒絕成為他人賺錢的機器和被剝削的奴隸」,甚至出現了被視為反動性的言論:「躺平,是為了不彎腰/躺平,是為了不下跪/躺平,是橫向的站立/躺平,是挺直的脊梁/躺平,是無聲的反抗/躺平,是非暴力不合作。」另有一種論調認為「躺平有理」的說法:「事實已經證明,大多數人之所以有錢,只是因為他出生在有錢的家庭,而大多數窮人一輩子沒錢,也就只是因為他出生在貧窮的家庭而已。」
違逆習近平,黨媒全力剿滅「躺平主義」
畢竟,「躺平哲學」很明顯地與習近平最得意的「脫貧」及其所倡導的全民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口號大相違逆的,因而迅速遭到官方主流媒體的全面聲討。最先是共青團中央在5月初的微博上發布了一條「當代年輕人從未選擇躺平」的微博,然後在一個月間,不同的主流媒體都輪番對「躺平」說展開了批判。隨後,第一黨媒「新華社」於5月20日轉載的南方日報《「躺平」可恥,哪來的正義感?》一文,直斥說:在壓力面前選擇「躺平」不僅不正義,還是可恥的,這樣的「毒雞湯」沒有任何價值。
接著,到5月31日晚間,「躺平」在網路上已被設定為敏感詞。有翻牆的中國網民大酸:「我一度以為躺平的因過分消極算不上反抗,只是認命後的自暴自棄行為,對黨國統治是有利的。看來是誤解了,低估了『辛勤的螻蟻們』對黨國的重要性。」
撰寫「崩世代」一書的作者、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對「美國之音」記者表示,中國的「崩世代」大概比台灣晚了10年形成。所謂「崩世代」是指青年就業困難、貧困低薪,而且難以成家、生育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