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低的人群都是「猶豫不決」嗎?誤解!
其實,在新冠疫苗問世之前,美國各地的疫苗接種興趣水平就不同了。對疫苗接種不太感興趣的人群很快被認為對疫苗「猶豫不決」,但可以理解的是,疫苗安全性、疫苗相關不良反應或兩者都有擔憂的人群。何況,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台灣的媒體每天總會報導幾個打疫苗猝死的病例,害怕是免不了的。
但是,雖然人們對疫苗的焦慮是需要克服的,但許多調查認為所有對疫苗接種興趣低的人群都是「猶豫不決」的假設,卻是一種誤解。
斯泰西伍德認為,新冠疫苗可以說是2021年最重要的新產品,但直到最近,疫苗推廣工作還沒有解決向大量「異質人群」銷售單一產品的全部影響。從營銷的角度來看,某些人群對疫苗接種不感興趣並不奇怪,這反映了新產品問世,其中一半的市場通常很慢做出選擇。這似乎才是對未參與公共疫苗接種運動的相當大一部分人群的真實而客觀描述。
「疫苗猶豫」和「疫苗冷漠」區別在哪裡?
新聞報導終於已經認識到為整體人群接種疫苗的挑戰,但當前集體疫苗推廣策略的複雜性發展卻不見積極,它的重點應該擺在是減輕人們對於疫苗是否有效性和安全性相關的疫苗焦慮。
然而,以美國為例,對於目前未接種疫苗或不計畫盡快接種疫苗的39%的美國人口中的大部分而言,疫苗冷漠而不是真正的猶豫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主要問題,解決「冷漠」問題需要完全不同於解決「猶豫」問題的溝通方法。
「疫苗猶豫」是評估疫苗接種風險和益處的一種「有意識的情緒」及「認知反應」。例如,美國非裔或美洲原住民可能會根據他們在醫療保健中遭受系統性種族主義的經歷,故意選擇「觀望」疫苗;台灣的「疫苗猶豫」基本上是因為現有的疫苗品項缺少選擇性,AZ疫苗的「名聲」不太好,又好像是「人撿剩」的,很多人會出國「疫苗觀光」或持觀望態度,希望或許可打到更滿意的疫苗而造成猶豫。
相反地,「疫苗冷漠」是不感興趣的,其特徵是「態度軟弱」,這一群人很少花時間考是否慮接種疫苗;以冷漠為特徵的人群,尚未做出被描述為猶豫不決所需的心理投資。
「疫苗冷漠型」的人必須另採有效的溝通策略
「疫苗冷漠型」的人口確實存在於社會經濟群體中。例如,他們考慮或許不久就會放鬆新冠限制而恢復正常,25歲以下的成年人可能會將疫苗接種視為「低優先級」而乾脆採漠視的態度;而中年工作的窮人可能會被其他「更高優先級」的日常壓力因素所淹沒,例如糧食不夠或家庭責任,失業或經濟困窘已經讓他們無暇去想甚麼疫不疫苗的。
斯泰西伍德說,營銷中的精細化可能性模型(ELM,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提供了基於決策參與水平的亞群的正式表徵,行銷領域中常見用於衡量消費者對於產品態度的理論模型。該理論主張「猶豫不決」的人是高參與度的決策者;而「冷漠的人」則是低參與度的決策者。了解這個理論,應該知道影響這兩個群體的最有效的溝通策略明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