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9日公布國內新增54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是我國防疫警戒升三級以來的最低數字。近來確診數明顯降溫,但餘燼未歇的屏東枋山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北農群聚仍是外界關注焦點。
北農疫情讓雙北各批發市場提高警覺,除全員普篩、未持陰性證明不得入場外,也陸續安排從業人員優先接種新冠疫苗;屏東縣長潘孟安則宣布要讓枋山高風險地區的約千人接種疫苗,以此撲滅疫情。也遭外界質疑,此舉恐會影響原有疫苗接種規劃,且此先例一開,未來發生大型群聚都將比照辦理?
指揮官陳時中對此表示,指揮中心原本就有針對疫情熱區加發疫苗,來避免高風險區域的疫情擴散。他坦言,一旦傳播鏈形成,完全清零可能性低,也可能有「漏網之魚」,因此透過接種疫苗的方式來避免疫情復發;而屏東枋山則是因為出現新的變異株,目前也還未擴散到其他地區,避免未來疫情再次造成威脅,所以也讓其優先接種疫苗。
李建璋:疫苗策略「轉守為攻」來圍堵病毒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師謝宗學日前就提醒,美國 CDC 不建議新冠肺炎疫苗用在處理疫情爆發或接觸已知感染者的預防,理由是新冠肺炎的平均潛伏期是 4至5 天,單劑疫苗無法在潛伏期內產生適當的免疫反應,接觸者無法有效預防被感染。
謝宗學也擔心,若爆發群聚事件就全面接種疫苗,目前疫苗接種順位將失去意義,這樣會不會形成另類特權疫苗接種? 開此先例,以後其他縣市發生任何群聚事件,是不是都比照辦理?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參加《有話好說》節目時則表示,疫苗接種的第一階段先保護老人以及第一線工作者,第二階段就能「轉守為攻」當作圍堵病毒傳播的工具,接種過疫苗後傳染力可下降超過6成。但他也提醒,以AZ疫苗為例,打完28天才會完整產生抗體,所以目前針對確診的疫苗、隔離仍是最重要的,否則依舊成為疫情破口。
疫苗接種對象7月1日起再放寬 記者、外送員都入列
指揮中心將於7月1日起配送106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接種對象也將繼續擴大,讓第一類至第八類族群都能接種。將分2梯次配送,第一梯次配送約64.3萬劑,預計於7月1日陸續配達;第二梯次配送約41.8萬劑,預計7月8日陸續配達。
包括目前已開放接種的第1至6類對象,以及第7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第8類65至74歲長者;已完成第1劑疫苗者,可依建議接種第2劑之時間,以同廠牌完成接種,目前仍不建議混打。
第7類接種對象包括考試工作人員、幼稚園及國小安親班教育人員、軍人及軍事國安文職人員、各類批發市場第1線人員、國家關鍵設施包括高鐵、台鐵、油氣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人員、維持科學園區運作防疫工作人員、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及雙北地區保母、戶役政系統機房人員。也包括媒體第1線採訪人員、北北基桃計程車司機、外送員、國道客運司機、貨運司機、傳統市場合法攤商等。
指揮中心:接獲通知請盡速完成接種
指揮中心說明,有關第七類對象「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是經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定,並依據其感染風險決定為優先接種對象後進行造冊,列為首波接種之國家關鍵設施或維持設社會正常運作必要工作人員。
上述對象的疫苗需求量,原則直接配送至各部會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各醫療院所可視接種量能,透過原預約機制,或安排於特定時段集中接種。
但莫德納(Moderna) COVID-19疫苗於2-8℃配達後僅能保存28天,請第七類對象於預約日或接獲通知日期後,儘速前往接種,以利指揮中心視各醫療院所接種情形與庫存量,通知醫療院所逐續開放其他類對象接種,發揮新冠疫苗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