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 「讀得快 」沒價值,同樣地「讀多少本 」也沒價值。我並不認為自己讀了兩萬本書有多了不起,讀書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在於 「有沒有發揮功用 」。透過書本獲得新知,在商場上發揮出來,對社會做出貢獻,才能讓我感到快樂。
有些人會在一年之初立志 「今年要讀100本書 」,真是無聊透頂。讀書的重點在於 「目的 」而不是 「數量 」,所以應該立志的是你的 「目的 」。有時候讀了10本書,不如把一本經典讀10次,因為真正的好書,可以讓你依據10個不同的目的,反覆讀個10遍。例如:
• 如何提升幹勁?
• 如何建立正確的人事制度?
• 如何打造暢銷產品?
• 如何正確管帳?
只要內心湧上疑問,就重讀一次。
單一主題讀完30本書就能成為專家
讀一堆不同主題的書是很有趣,但若想在有限時間內吸收學問,這麼做的效率就不高。要在短時間內鑽研特定主題,就不需在意讀多少本,而是應該掌握重點深入學習,這樣才能更快達到目標。如果能讀完單一主題的30本書,應該算得上是專家了。
另外,鎖定主題深入研究,過程中也會接觸到相關的其他主題,並很自然地引發研究其他主題的動力。因此請不要隨機亂讀,先鎖定一個主題,然後依循相關主題接連閱讀,這種開枝散葉的讀法,更能有機地逐步吸收,增加自己的學養。
閱讀只是一個入口
只要讓自己的腦袋像塊海綿,各種資訊就會自然而然地向你聚集過來,這是因為你讓自己保持著 「遇見未知 」的狀態。
請想像你的大腦是塊充滿空隙的乾海綿。又輕又蓬鬆,一捏就扁。隨時都想往上面灑水來滿足它。但乾海綿有乾海綿的好處,當你有很多事情不懂,代表你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吸收知識。直到如今,我還是覺得自己的大腦有一個部分一直是塊乾海綿,這才能對作家與編輯們提出 「不懂 」的問題,問出書裡沒有寫的資訊。
甚至可以說,做一個渴望吸收各種知識的海綿,會讓你擁有絕對的 「競爭優勢 」。假設你要訪問一位知名學者,先研究他的艱澀大作而受過挫折,或者完全沒讀過他任何一本書,訪問的出發點會完全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大相逕庭。
請把自己當作一塊海綿,隨時注意該怎麼吸收知識泉源,常常認真思考,然後付諸行動。閱讀本身不會讓你獲得競爭優勢。
閱讀只是一種 「工具 」或 「契機 」,讓你懂得發問,問出你的競爭優勢,並引發你的行為。我小時候讀了昆蟲圖鑑就跑去山裡抓蟲子,這個昆蟲男孩的競爭優勢在於 「親眼見證實物 」。把昆蟲圖鑑翻到爛,只是為了獲得親眼驗證所需的基礎知識。一定要親自接觸過昆蟲,才能長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