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公司和產業,機器、平台與群眾都有相對應的部分。機器智能對應的是人腦(mind),舉凡離不開試算表的會計師、需要借助電腦輔助設計軟體的工程師,或是在機器人旁邊工作的組裝線作業員,都是人腦與機器配對組合的例子。
平台對應的是產品(product),包括貨物與服務。在市內搭乘交通工具,是一項產品,Uber 是人們取得這項產品的一個平台;住宿供應平台Airbnb 或新聞取得平台臉書,也是相同的媒介。
群眾對應的是核心(core),指的是各種組織在內部及供應鏈上建立的知識、流程、專業和能力。奇異家電的核心是設計、製造、銷售冰箱和烤箱;美國航太總署的核心是建造太空船,試圖對宇宙有更多的了解;微軟的核心能力,包括開發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
我們不會告訴你,人腦、產品及核心已經或逐漸過時,將被淘汰,這種論點荒謬可笑。我們將在本書中一再重複,人類的能力、優異的貨品與服務,以及堅實的組織能力,依舊是企業的成功要素。
我們將嘗試說服你,由於近年的科技變化,公司必須重新思考人腦與機器、產品與平台、核心與群眾之間的再平衡。在過去短短幾年間,前述三組配對中的後者,已經變得遠遠更為強大、能幹,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了解何時、何地、如何及為何,機器、平台和群眾能夠發揮良效,這是在現今經濟成功的關鍵之鑰。我們寫這本書,旨在幫助各位做好這件重要的事;事實上,我們將嘗試說服你,這件事不只重要,已是必要。
本書探討在這個數位時代的三種重要再平衡:人腦與機器之間、產品與平台之間、核心與群眾之間,雖然其中存在著重要的型態與原理,但我們的研究發現,沒有唯一的成功公式。在愈來愈多的領域,機器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但人類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同理,完全只仰賴平台或群眾,也不能保證成功。
此外,對公司來說,這三種再平衡也並非只有單一最適平衡點;也就是說,有種種可能成功的策略。少有公司比蘋果及谷歌更成功,這兩家公司雖然都利用平台,但是做法不同、開放程度不同,對群眾的依賴度也不同。除了我們在本書討論的原則,當然還有其他影響因素,例如優秀設計師的創意、對重要事業夥伴的支援、技術突破的運氣等。就像賽跑比賽的冠軍,不一定總是速度最快或跑法最佳的人,商場上的贏家也未必總是擁有最佳產品,或是對策略有最佳了解的公司。
結果不但受到運氣或不可測因素的影響,還有多種平衡點,而每一個都可能相當穩定、持久。比方說,有兩款類似的遊戲應用程式,可能在同一時間推出,歷經過一連串小決策與事件,其中一款獲得消費者更多的青睞,這個優勢可能會自我壯大,直到這款遊戲大大贏過另一款遊戲。網路效應、規模經濟、互補作用、雙邊網路、學習曲線,以及其他種種因素,可能形成很強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強化先前小決策的影響性。而且,非經濟因素也很重要,成功組織能夠創造有意義的目標、使命與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