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一波本土疫情,被部分輿論質疑死亡率偏高,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明,5月11日至7月4日有675人死亡,除了年紀偏大、本身潛在疾病外,張上淳也提到,約20%死亡個案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感嘆雖然插管治療對患者、家屬及醫護都很辛苦,但其中有部分比例「其實救得回來」,然而這句話卻讓重症醫陳志金不禁批評,這對醫護和家屬都是傷害。
陳志金在臉書發文表示,每個DNR決定對家屬來說都是天人交戰,每個患者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有人希望「賴活」、也有人希望「好死」,身為決策代理人的家屬,要好好和醫療團隊充分討論、以病人意願做依歸,代為做出這困難的決定,無論結果如何也不後悔、共同承擔並互相指責,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張上淳:20%死亡個案「其實救得回來」 陳志金:傷害家屬
陳志金坦言,家屬對於不急救決定,多少都會有內疚、自責,「我這樣的決定是對的嗎?」、「我這樣的決定,對爸爸/媽媽,真的是最好的嗎?」、「爸爸/媽媽,是會感謝我替他做這個決定,還是會怨恨我?」、「他是不是還有機會救活,而我是不是太早放棄了?」、「可是,看他插著管子、或氣切的活著,這樣每天躺在床上,真的是他想要的生活嗎?」
但當張上淳聲稱,20%家屬放棄「其實救得回來」的患者,是這波疫情死亡率偏高的原因之一時,陳志金直言,「這對決定DNR的家屬和醫療團隊來說是一種打擊!」他說,這會讓他們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否做錯了?也會無形之中,加重他們的內疚與自責,「而這個影響,可能是一輩子的。」
並非每個患者都樂見的「救回來」:沒有尊嚴的延後死亡時間
「每個家庭都有他們自己要承擔的為難!」陳志金認為,要找出原因解釋較高的死亡率無可厚非,但是加上一句「其實救得回來」,實在是沒有必要,「我相信這句話應該是無心的,但是,一句無意的話,聽在當初做這個困難決策的家屬耳裡,卻可能是種傷害!」尤其「救回來」後,面臨的可能是插著管子、氣切、臥床、無法進食、大小便無法自理,沒有尊嚴、沒有生活品質的延長死亡的時間,「這並不一定是每個病人、每個家庭都會想要的『救回來』。」
陳志金最後強調,放棄急救是一個困難的抉擇、沒有對錯,只要是經過充分的討論所做出來的決策,沒有違反病人的意願與價值觀,將來比較不會後悔,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以後大家要共同擔承的,「尊重醫療團隊和家屬所共同討論出來的決定、同理家屬的感受與為難!」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