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彤觀點:「雪花飄飄」的中華民國美學

2021-07-11 07:00

? 人氣

它所推崇的「軍事化」,針對的是九一八事變之後對日本終將一戰的基本局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生產化」,推崇實業,反對奢侈、反對不勞而獲,就是針對那些發國難財的投機商人。

而繁瑣的個人衛生與行為規範,則是衝著傳統禮教而來,試圖將人民從過於親密的傳統家庭倫理中解放出來,打造一個個有意識地會與人保持距離、但又不妨礙與陌生人協作、融入更大團體「國族」的個人。

有些人可能經歷過,在學校或軍隊的團體生活中,有著「個人衛生杯」這樣的制度,那就是新生活運動的遺跡。使用公筷(而不是直接一人一份),也是從新生活運動開始大規模推廣。

新生活運動對於中國共產黨的針對性

雖然我們現在已經不熟悉了,但這種重視生活紀律、重視負責任態度的軍事教育,偶爾還會出現在新聞中,作為扶貧、扶弱事業中,有效的第一步。

新生活運動在國共內戰期間提出,對於中國共產黨的針對性自然也不言而諭。

有別於新生活運動對於個人衛生的堅持,中國共產黨方面則認為,知識份子應該以農民的形象改造自己,衛生習慣方面當然也要與農民的標準一致,起床後抱怨全身都是跳蚤的,是一種知識份子尚未覺醒、亟待改造的症狀。兩方的理念是尖銳對立的,在許多照片與紀錄中,雙方在氣質上的差異,往往也是一望即知,追根究底這是雙方在美學上的差異。

20200917-新生活運動標誌,其中「明禮義、知廉恥、負責任、守紀律」亦是民國時期常見標語。(維基百科)
新生活運動標誌,其中「明禮義、知廉恥、負責任、守紀律」亦是民國時期常見標語。(資料照,維基百科)

無論是新生活運動中的「禮義廉恥」,或是後來針對訴求破舊立新的文化大革命所提出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明眼人一看即知,這裡面的禮義廉恥、文化復興,早就不是傳統上的意義,而是揉合了傳統、民主、科學的全新東西。

它的意義是兩方面的,一方面堅定地扛著過去的招牌,一方面堅定地納入新的東西。

1983年4月在台灣的兩報爆炸案

回到〈一剪梅〉的80年代台灣。現在大家想到80年代的台灣,恐怕比較多的是想到1980年的林宅血案、美麗島大審,1981年的陳文成命案,或許還有1984年發生在美國的江南案。只是事實上,就在〈一剪梅〉發行的隔月,1983年4月,也發生了《聯合報》與《中央日報》的兩報爆炸案,此時的台獨運動也染上了恐怖主義,兩報爆炸案只是1970年代以來一連串爆炸案、行刺案的其中之一。

雖然大家總是試圖把自己的故事說成是正義與邪惡的簡單二元對抗,但真實的歷史卻更像是一幅太極圖,局勢越是往穩定推進,敵對各方的內部反而越有鷹派試圖用更極端的手段激化局勢、以奪回話語權,破壞任何折衝與漸進的進程。盧溝橋事變當時的中日如此,二二八事件的美中台如此,1970到80年代的台灣亦然。

一旦局面失控,敵我的鷹派全面占據政治制高點,苦的永遠是雙方百姓,這一點對於現在的台灣,特別有意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