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黨百年》胡適難題解決了嗎?

2021-08-01 07:10

? 人氣

自五四以降,胡適是影響兩三代人的「時代代言人」。

自五四以降,胡適是影響兩三代人的「時代代言人」。

1926年,中共建黨方五年。胡適受邀於國外進行一場英語演講,題目為The Renaissance in China(〈中國的文藝復興〉),談五四,談國民黨,更重要的是談為何五四後中國的知識份子轉向了「布爾什維克主義」。胡適一演講完,在場的評論人便認為「我們現在能明白為什麼中國人為何傾心布爾什維克了。」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Edition) (Chinese Edition)

中國人為何傾心布爾什維克主義?胡適在演講裡,談到了中國當時面對的核心問題,是整個社會缺乏組織。國家的力量無法觸及農村裡來。缺乏組織,所以生產力低落。缺乏組織,所以國家不能統一。缺乏組織,所以中國是一盤散沙。中國在晚清到民國初年的一切困境,若用胡適自己的話來講,便是出於:

「中國人作為一種族,向來缺乏組織(The Chinese as a race have always shown a lack of organization)」這便是胡適眼中困擾了中國數百年的困境。本文簡稱為「胡適難題」

台大歷史系的王遠義教授在〈惑在哪裡──新解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的論辯及其歷史意義〉便分析到,在當時的脈絡裡,蘇聯當時經濟上的突飛猛進,在國際政治上成為一股巨大的勢力,讓讓中國多數人把「列寧式政黨」與布爾什維克主義看成了解決中國一盤散沙的終極工具。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國知識份子普遍相信共產主義,是相信這樣的現代化模式得以將基層社會組織起來,發達經濟,富國強兵。

1949年後,中國人最終選擇了布爾什維克的方案。就算在1979年後改革開放,放棄了社會主義,但終究沒有放棄列寧式政黨、一黨專政跟菁英先鋒隊、以黨領軍、以黨領政等等的「布爾什維克的概念」。

本文將會從三個時點:1880年代的苗栗、1934年的江西南昌,以及2000年後的河南省新野縣,分別利用淡新檔案、蔣介石的南昌改革以及近年來火紅的馮軍旗教授的博士論文《中縣幹部》,略談中國這百年的巨大社會轉型,並回頭檢視「胡適難題」。胡適難題被中共解決了嗎?代價為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