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董事長楊偉甫去年10月上任,一接手台電立刻碰上反空汙、煤電轉氣電的考驗。相較過去擔任經濟部常務次長時期多擔任幕後協調、溝通角色,如今楊偉甫必須代表台電向上、向下、以至於向全民溝通電力供應、電價以及核廢料議題,屆時如何在政治、公司利益與民意間取得平衡,將會是一大考驗。
出身水利體系的楊偉甫,2015年由水利署長升任經濟部常次,是少數非出身工業或國貿體系的次長,任期間負責督導國營事業,也發揮在水利署推動工程期間培養的溝通能力,代表經濟部對利害關係人扮演政策溝通的角色。也因此每當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遇到任何困難,與地方的第一線溝通總能看到楊偉甫的身影。
如當時台電的澎湖海底電纜在雲林上岸端因居民抗爭、遲遲未能走完最後一哩路,楊偉甫即親自下鄉與鄉長、民代座談,緩解台電與居民間的衝突。另外像放寬興達電廠機組緊急運轉禁令、以及向環保署尋求大潭電廠排放超標的解方,也都是由楊偉甫出面協調。就連去年8月和平電塔倒塌,冷氣禁令引民怨,台電、經濟部背負在短時間內恢復輸電的任務,最後同樣是由楊偉甫趕赴花蓮督軍搶修。
時任次長的楊偉甫,和民眾溝通、討論都沒問題,惟面對媒體時發言多相對保守,也不常代表經濟部回應外界意見。去年10月即將屆齡退休的他,外傳將真除中油董事長、或是轉為政務次長,最後竟轉而落腳這2年因電力問題而最為「坎坷」台電,讓外界始料未及。
擔任台電董事長後的楊偉甫立刻碰上反空汙爭議,過往習慣下鄉溝通的他,如今仍是選擇走在第一線,在台中電廠接受民代上門「踢館」、也悄悄參加台中的反空汙大遊行。但和過去不同的是,楊偉甫當了董事長後更勇於在鎂光燈前受訪、表達意見,有時更會直接以台電立場說明對電價及供電的疑慮,言談間甚至嗅得出與政策不同調之處。
楊偉甫接受專訪時也坦言,自己身為台電董事長,必須站在台電立場表達意見,「不得不不識大體的講一些話。」但他也綜整自己公職生涯40年的經驗,認為若有機會選擇時應表達意見,上級選擇後就沒有所謂對錯,只剩難度高低以及能否做好的區別,因此無論如何都要盡最大努力。
然而楊偉甫此時接下台電董座一職,不僅背負電力穩定供應責任,還要應付能源轉型中的大小陣痛。如今台電光是空汙議題就被立委、地方首長百般「修理」,接下來的供電、甚至是核廢料問題勢必更加棘手,屆時楊偉甫如何保持軟柔身段,代表台電執行上級指示、同時回應各方的壓力及批評,恐怕會是比過去擔任次長更高一層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