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神話裡有個壞蛋叫做普羅克瑞提斯(Procrustes),他有一張鐵床宣稱可以適合所有的人。當然,不同的人高矮胖瘦,怎麼可能適應同一張標準尺寸的鐵床?普羅克瑞提斯遇到太矮小的人,就用鐵鍊把人拉長;太高壯的人則是殘忍的截成適合的大小。
普羅克瑞提斯的鐵床,後來成為關於「強求一致」的一個隱喻。這個故事充滿神話性的誇張和離奇,故事畫面卻容易在腦海中縈繞不去。後來這一期雜誌的採訪和製作過程中,才發現為什麼感覺縈繞不去,是因為這隱喻,其實是這一代做為父母的焦慮。
這一個月中,最讓我覺得減輕焦慮的採訪是,當我們問研究創造力認知心理學的台大心理系副教授連韻文:「我們這群已步入中年,似乎已經失去創造力的父母,要怎麼教那些渾然天成、沒有束縛的小孩發展創造力呢?」
連韻文老師想了一下,同理的回答:「其實,若父母有這樣的自知,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孩子受教的環境和周圍世界有時候就像是普羅克瑞提斯的那張鐵床,已經把太多的事情,塑造成某種特定標準的「形狀」,譬如什麼叫「優秀」、「正確」、「典範」……只要規格相合,我們就覺得相安無事;規格不合,就會引起焦慮。
連韻文老師的回答提醒我們,若父母和老師都能先認知到自己心中可能已經形成這樣的一張鐵床,就會知道要小心自己的態度,不要總是要求孩子就範。而是應該要協助孩子,一起建立一張自己的床、自己的標準。
資深記者林韋萱整理出「父母扼殺創造力的十件事」,「唱衰小孩、事事代勞、潑冷水、過多指導……」讓我心有戚戚焉,因為這些也都是我的「鐵床」。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再一次提醒我要拋開它。
除了觀念和價值的提醒,我們也努力蒐集具體解方。這一期封面故事「從填鴨腦變成創意腦」,指出了兩個新關鍵。第一,在這個時代,創造力是一種求生能力,不只是擁有靈光一現的點子和會畫畫,才叫有創造力。創造力,更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能力。
第二個新關鍵,創造力是可以訓練的,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也是大人可以幫忙的。要掌握孩子九歲前的認知直覺期和九歲後的分析理性期,發展階段不同,有不同的關卡要克服,也有不同的策略可以突破。平均發展「直覺」和「分析理性」兩種創造能力,是未來可以發展「大創意」的基礎。
六月號,除了精采豐富的創造力教養對策,特別企劃也為讀者們準備了即將而來的暑假旅遊提案。精選三個離島旅遊的提案,值得大家參考。
畢竟,玩、放鬆、大自然……也都是教養孩子的沃土。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www.parenting.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82&nid=4785】
【延伸閱讀】
5建議,跳脫教養的恐懼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8457
孩子需要真心情願的陪伴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7265
繪本作家徐玫怡:寶貝,我們沒時間生氣了!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2101